[實用新型]延遲式高厘泊分子動態合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6337.X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6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仲明;汪海波;王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仲明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延遲 式高厘泊 分子 動態 合成 裝置 | ||
技術領域:
延遲式高厘泊分子動態合成裝置適用于高分子聚合領域,尤其適用于高厘泊度的高分子合成。
背景技術:
高分子合成多采用傳統聚合釜,傳統聚合釜釜內設加熱裝置、攪拌裝置等,其工藝往往是這樣的:釜內加入待反應單體,隔絕氧氣后加入自由基發生劑,如過氧化氫、過氧化二異丙苯等,有些縮合聚合反應則加入酸脫水催化劑等,而這樣的話,在一些聚合反應,如聚苯乙烯類合成反應中,由于單體聚合反應速度快,自由基壽命只有0.4*10-3秒以下,聚合生成物粘度高,生成物粘度2-3萬厘泊以上,如控制不當,單體在釜內會產生爆聚現象,即幾乎所有單體在短時間內聚合,以至釋放大量熱量,且不能及時移出,以至于破壞合理分子結構,甚至破壞反應釜機械結構,造成嚴重事故或故障。
發明內容:
為克服高厘泊合成時,聚合過程難以控制等問題,特設延遲式高厘泊分子動態合成裝置,其主要結構如下:首先,動態合成裝置本體內設攪拌器,所述攪拌器的攪拌軸上端設上引槳葉,所述上引槳葉為多片上引螺距斜葉,置于攪拌軸上,其主要作用是將各反應物料上引輸出;
然后在攪拌器攪拌軸下端設分散槳葉,所述分散槳葉為無螺距斜葉,置于攪拌軸下端,其主要作用是將各反應物料充分混合;
再次,在動態合成裝置本體底端設單體入口、催化介質入口、加熱介質入口、溶劑入口,分別可注入待反應單體、催化介質、溶劑、加熱介質等,所述各入口為中空管道,管道末端俱指向攪拌器中心軸位置,也可指向攪拌器下端分散槳葉邊緣。
本裝置在工作時,各單體、介質、溶劑、催化劑從各入口注入,匯集于攪拌器中心軸或分散槳葉邊緣,被分散槳葉充分攪拌分散并進行聚合,聚合在短時間內完成后,被上引槳葉引向反應釜上端,通過出料口輸出。
本裝置的優勢在于,延遲聚合時間,使聚合過程分散進行,避免了爆聚現象,并可以使聚合充分均勻,產品質量大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延遲式高厘泊分子動態合成裝置結構示意圖,其中:
(1)動態合成裝置本體,(2)攪拌軸,(3)上引槳葉,(4)分散槳葉、(5)單體入口,(6)催化介質入口,(7)加熱介質入口,(8)溶劑入口,(9)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延遲式高厘泊分子動態合成裝置,其主要結構如下:首先,在動態合成裝置本體(1)內設攪拌器,即所述攪拌器的攪拌軸(2)上端設上引槳葉(3),所述上引槳葉(3)為多片上引螺距斜葉,置于攪拌軸上(2);
然后在攪拌器攪拌軸(2)下端設分散槳葉(4),所述分散槳葉(4)為無螺距斜葉,置于攪拌軸(2)下端,其主要作用是將各反應物料充分混合;
再次,在動態合成裝置本體(1)底端設單體入口(5)、催化介質入口(6)、加熱介質入口(7)、溶劑入口(8),分別可注入待反應單體、催化介質、溶劑、加熱介質等,所述各入口為中空管道,管道末端俱指向攪拌器中心軸位置,也可指向攪拌器下端分散槳葉邊緣。
本裝置在工作時,各單體、介質、溶劑、催化劑從各入口注入,匯集于攪拌器攪拌軸(2)中心或分散槳葉(4)邊緣,被分散槳葉(4)充分攪拌分散并同時進行聚合,聚合在短時間內完成后,被上引槳葉(2)引向動態合成裝置本體(1)上端,通過出料口(9)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仲明,未經王仲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63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操作測試屏蔽箱
- 下一篇:全方位模擬人體電磁輻射監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