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救護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4586.5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1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鵬;程宏波;崔湘豫;謝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鵬 |
| 主分類號: | A61G3/00 | 分類號: | A61G3/00;B60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救護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涉及一種可用于城市交通擁塞情況下的電動救護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城市堵車越來越嚴重,據報道,我國已有440個城市高峰期堵車,近100個城市非高峰期也堵車。北京市2011年9月17日甚至發生340條主要街道全部堵死、交通幾乎癱瘓的情況。交通擁堵給人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多不便,更嚴重的是直接貽誤了消防、醫療救護等人命關天的救助工作。
為了解決在堵車情況下的醫療急救問題,北京、鄭州等城市曾試圖用不怕堵車的兩輪摩托車先帶醫生去急救病人的方法問題,但沒有成功。鄭州市衛生局2011年購買了381輛兩輪摩托車發給一百多個急救站使用,但至今這些車子無法發揮預想的作用,全部閑置。政府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為此大傷腦筋。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城鎮化率的進一步提高,交通擁堵問題只會更加嚴重。和諧社會急需一種不怕堵車的新型救護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怕交通擁塞的電動救護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中的司機座位1、醫生座位2和擔架床3三者呈前后一線的單排排列,使車身能夠最窄;司機座位與醫生座位背靠背,救護車的前輪7設置在司機座位和醫生座位下面,使車身能夠最短。
這種電動救護車其寬度只比兩輪摩托寬一點兒,長度只比三輪摩托長一點兒,通行能力極強。遇到堵車情況時,它能像兩輪摩托一樣從汽車間鉆過去,能上旁邊的人行道穿過去,還能從小胡同抄近道繞過去,也就是說是一種不怕堵車的救護車。能在大型救護車“望堵興嘆”的時候發揮其超長的靈活性和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其中:1、司機座位,2、醫生座位,3、擔架床,4、搶救設備,5、氧氣瓶等,6、蓄電池,7、前輪。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和2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是要把車子設計的盡可能窄、盡可能短,以提高其在堵車時見縫就鉆的通行能力。
本實用新型中的司機座位1、醫生座位2和擔架床3三者呈前后一線的單排排列,使車身能夠最窄;司機座位與醫生座位背靠背,救護車的前輪7設置在司機座位和醫生座位下面,使車身能夠最短。
為了使車輛盡可能窄,乘員座位必須單排布置,本設計采用司機—醫生—病員的前后順序安排,車寬只有不到1米,便于鉆車縫。
為了使車輛盡可能短,醫生臉朝后與司機背靠背坐,座位下面正好容納前輪;醫生臉朝后病員頭朝前正好便于醫生對病人施救,上方是搶救設備4和輸液架等,下邊是氧氣瓶5和吸痰機等,醫生伸手可及。后輪后面是蓄電池6,起空車壓重作用。后門掀起擔架正好推入、拉出。全車長大約3.7米,只相當于最短的微型轎車長度,在車縫中、小胡同中拐來拐去很方便。
車輪直徑較大,以提高上臺階、上路牙的越障能力。座位、擔架位盡量低,以降低重心,提高行進穩定性。
具有了上述的通過能力,再加上救護車享有的通行“特權”,此車不怕堵車,除非堵得連摩托車、自行車都不能動了。
不能采用內燃機作發動機,否則就屬于汽車類,會有行業準入、車型進目錄等難題。電動車車型申報較容易。每個急救站所轄范圍不是太大,電池續航能力沒問題。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此車雖為克服城市堵車而設計,但由于遠遠低于大型救護車的購置費用和使用費用,它反而可能成為廣大經濟條件較差的鄉鎮衛生院之所好。這兩個市場加起來將是非常大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鵬,未經高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45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