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2653.X | 申請日: | 201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41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定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金寨將軍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03 | 分類號: | B22F3/03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崢 |
| 地址: | 23732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模多件奇 數列 排布 單孔 自動 注料磁瓦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永磁鐵氧體磁瓦模具領域,具體為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
背景技術
永磁鐵氧體磁瓦是依據磁瓦的形狀及鐵氧體的收縮特性,制作專用的模具,由液壓機壓制成型,再經高溫燒結,磨加工,最終制作成所需的磁瓦產品。
磁瓦模具以填料方式可分為手工加料模具和自動注料模具。手工加料模具壓型時,品質相對穩定,但效率低下;自動注料模具效率較高,但注料方式及注料結構不合理,會直接導致所壓坯體存在密度不均等缺陷而影響產品品質。
目前公知的自動注料磁瓦模具,其注料結構通常是中模每一模腔有2個注料通道,且相鄰模腔之間注料通道彼此相通。實踐中我們發現這種結構容易造成底部局部圓形注料孔堵塞,部分模腔注料不充分,料漿被迫從模腔間相連的通道流動,致使一模多件的各模腔在相同的注料時間內,注料量不等,從而導致壓制成型的各模腔內坯體受力不均衡。這樣壓制的坯體密度相差較大,產品容易產生裂紋、機械強度差、磁性能差異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以解決現有技術模具各模腔在相同的時間內注料量不相等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包括有分料板及置于分料板上的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體中開有多個呈等間距行列排列的模腔,模腔兩端腔口分別開在模體頂面及底面,且模腔的列數有奇數個,每個模腔相同方向一側分別設置有相距各自對應模腔距離為模腔列間距一半的圓形注料盲孔,圓形注料盲孔中心軸與模腔中心軸平行,所述圓形注料盲孔孔口開在模體底面,且同一列的模腔各自一側的圓形注料盲孔構成盲孔列,模體中還設置有多個分別連通模腔與各自對應圓形注料盲孔的矩形注料孔,矩形注料孔中心軸與模腔中心軸垂直,且同一列模腔連通的矩形注料孔構成矩形注料孔列。
所述的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一側開有注料總入口,分料板上還開有一道與注料總入口連通且與模體上模腔列方向垂直的半開的總流道槽,總流道槽上分別連通有多個分流道槽,且每個分流道槽在分料板上位置與模體上盲孔列位置一一對應。
所述的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其特征在于:總流道槽、每個分流道槽周圍還加工有密封槽。
本實用新型料漿從注料總入口進入,經總流道槽、分流道槽、圓形注料盲孔、矩形注料孔后,最終進入各模腔。各模腔注料互不干擾,且注料有壓力(通常為1.5-3MPa),各模腔壓力差相等,直到料漿注滿各模腔,壓力平衡,各模腔注料量相等,停止注料。本實用新型能達到在同一時間內,各個模腔具有相同的注料壓力差,注料量相等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模體仰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模體側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料板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一模多件奇數列排布單孔自動注料磁瓦模具,包括有分料板及置于分料板上的模體9,模體9中開有多個呈等間距行列排列的模腔1,模腔1兩端腔口分別開在模體9頂面及底面,且模腔1的列數有奇數個,每個模腔1相同方向一側分別設置有相距各自對應模腔1距離為模腔1列間距一半的圓形注料盲孔2,圓形注料盲孔2中心軸與模腔1中心軸平行,圓形注料盲孔2孔口開在模體9底面,且同一列的模腔1各自一側的圓形注料盲孔2構成盲孔列,模體9中還設置有多個分別連通模腔1與各自對應圓形注料盲孔2的矩形注料孔3,矩形注料孔3中心軸與模腔1中心軸垂直,且同一列模腔1連通的矩形注料孔3構成矩形注料孔列。
如圖3所示。分料板4一側開有注料總入口5,分料板4上還開有一道與注料總入口5連通且與模體9上模腔1列方向垂直的半開的總流道槽6,總流道槽6上分別連通有多個分流道槽7,且每個分流道槽7在分料板4上位置與模體9上盲孔列位置一一對應。總流道槽6、每個分流道槽7周圍還加工有密封槽8。
本實用新型中,模腔1排布為奇數列時(以3列做說明),設模具模腔列距為L,在邊側第一列,在列距一半的位置L/2處,其余的兩列,在列距的中心線位置,從底部對應每個模腔加工一個垂直于底面的直徑為Φ10mm圓形注料盲孔2,再沿平行于底面方向分別加工一個長8mm、寬2.5mm的矩形注料孔3,一端與圓形注料盲孔2相通,一端與對應模腔1相通。圓形注料盲孔深度要超出矩形注料孔2-3mm,?矩形注料孔3的高度位置根據磁瓦坯體所需注入的料漿量設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金寨將軍磁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金寨將軍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265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