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溶劑脫蠟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220451010.3 | 申請日: | 2012-09-05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4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發明(設計)人: | 于玉營;于立剛;倪興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富馳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2F3/115 | 分類號: | B22F3/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吳澤群 |
地址: | 20094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粉末 注射 溶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蠟裝置,具體為一種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溶劑脫蠟裝置,屬于金屬粉末注射坯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及燒結工藝過程中,經注射成型的坯件,在熱脫脂和燒結前,需先進行溶劑脫蠟處理;即將坯件放入有一定溫度的溶劑中浸泡20多小時,把坯件中的粘結劑—石蠟由坯件內部逐漸地分離出來。這種脫蠟方法時間長,效率低,專業技術人員在尋求一種快速,高效的脫蠟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溶劑脫蠟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脫蠟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溶劑脫蠟裝置,包括盛裝導熱油的外箱體和盛裝脫蠟溶劑的內箱體;所述的內箱體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安裝有進液管和出液管;進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延伸至內箱體外部,分別與一循環泵的循環接口連通;進液管和出液管的另一端封閉,并在管壁上設置有若干進液口和出液口;外箱體的底部設置有電加熱管。
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設置為進液管和出液管的內側相對的位置;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各設置有10個。以便于內箱體內的脫蠟溶劑充分流動。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直徑為5㎜,相鄰兩個進液口或出液口之間的距離為30㎜。
所述的內箱體與外箱體四側壁間距60㎜,底部間距100㎜。
所述的電加熱管直徑為20㎜,長為500㎜。至少設置有平行放置的兩根。
通過本實用新型設計而成的脫蠟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使得脫蠟溶劑一直處于流動狀態,從而大大提高了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脫脂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內箱體??2、外箱體??3、電加熱管??4、進液管5、出液管??6、循環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
如圖1所示,一種金屬粉末注射坯件的溶劑脫蠟裝置,包括盛裝導熱油的外箱體2和盛裝脫蠟溶劑的內箱體1;所述的內箱體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安裝有進液管4和出液管5;進液管4和出液管5的一端延伸至內箱體1外部,分別與一循環泵6的循環接口連通;進液管4和出液管5的另一端封閉,并在管壁上設置有若干進液口和出液口;外箱體2的底部設置有若干電加熱管3。
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設置于進液管4和出液管5的內側相對的位置;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各設置有10個。以便于內箱體內的脫蠟溶劑充分流動。所述的進液口和出液口直徑為5㎜,相鄰兩個進液口或出液口之間的距離為30㎜。
所述的內箱體1與外箱體2四側壁間距60㎜,底部間距100㎜。
所述的電加熱管3直徑為20㎜,長為500㎜。至少設置有平行放置的兩根。
使用前,將外箱體2內加裝導熱油,并通過外箱體2底部設置的電加熱管3將導熱油加熱到設定溫度。然后向內箱體1加裝脫蠟溶劑,再將注射坯件放入脫蠟溶劑中。啟動循環泵6,使內箱體1中的脫蠟溶劑處于流動狀態,從而提高了脫蠟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富馳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富馳高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10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釹鐵硼氫破碎裝置
- 下一篇:具有可旋轉澆道的壓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