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養殖魚類的隔離飼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45963.9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37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家長;孟順龍;胡庚東;瞿建宏;裘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02 | 分類號: | A01K61/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8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 魚類 隔離 飼喂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避免大魚小魚競爭飼料的隔離飼喂裝置,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行“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方針。2011年,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達4023.26萬噸,占水產品總產量(5603.21萬噸)的71.8%。水產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與養殖方式的創新和漁業科技的進步是分不開的,其中輪捕輪放養殖方式和多品種混養養殖方式在池塘高產高效養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輪捕輪放是指在密養的魚塘中,根據魚類生長情況,到了一定時間之后捕出一部分達到商品規格的食用魚,再適當補放一些魚種,以提高池塘單位面積的產量。輪捕輪放是混養密養發揮效益的重要措施,輪捕輪放遵循著“一次放足,分期扦捕,捕大留小,邊捕邊放”?的原則。多品種混養是指在同一養殖水體中,多個品種的水產生物混合養殖,以達到充分利用水域生產潛力,提高養殖水體生態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當前,輪捕輪放養殖和多品種混養養殖方式是池塘高產高效的重要措施,然而這兩種養殖模式都面臨著一個難題——大魚和小魚競爭食物,小魚因搶不到飼料而影響生長速度。因此,亟待創新養殖技術,解決這一問題,從而為水產養殖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養殖魚類的隔離飼喂裝置,其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易行、成本低廉、能夠有效克服大魚和小魚競爭飼料問題。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養殖魚類的隔離飼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樁和網箱,所述立樁至少有三根,其中兩根立樁豎直插設在喂食臺兩側,其余的立樁豎直插設在池塘內,立樁上端露出水面,在立樁上端安裝有掛鉤;所述網箱設置在由至少三根立樁圍成的區域內,網箱上端開口邊沿掛在立樁上的掛鉤上,網箱下部沉入水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樁有四根,四根立樁圍成一個矩形區域,其中第一立樁、第四立樁豎直插設在喂食臺兩側,第二立樁、第三立樁豎直插設在池塘內;所述網箱上端開口是具有四個側邊的矩形形狀,其中一個側邊正對喂食臺,網箱上端開口邊沿的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分別掛在第一立樁、第二立樁、第三立樁、第四立樁的掛鉤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樁露出水面部分的長度為0.5~0.8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網箱下部沉入水下部分的高度至少為1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網箱包括網架和網片,網片安裝在網架的四周和底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網片以可拆卸更換的方式安裝在網架上,網片的網目尺寸能夠使小魚能自由進出并能阻擋住大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網箱的每個側邊的下部分別均勻安裝有可在水中沉降的墜子,所述墜子用于使網箱下部下沉且不隨水漂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網箱每個側邊上的墜子為三個,每個墜子的重量為0.5~2?kg/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隔離飼喂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易行、制作成本低,由于小魚能自由進出隔離飼喂裝置的網箱,而大魚進不去,因此避免了大魚和小魚競爭飼料,有效克服大魚和小魚競爭食問題,特別適用于輪捕輪放和多品種混養條件下的魚類養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隔離飼喂裝置結構示意簡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隔離飼喂裝置具體應用情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實施例中的養殖魚類的隔離飼喂裝置主要由立樁1、掛鉤2、網箱3和墜子4組成。
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立樁1共有四根,分別為第一立樁1a、第二立樁1b、第三立樁1c和第四立樁1d,它們圍成一個矩形區域,其中第一立樁1a、第四立樁1d豎直插設在喂食臺兩側,第二立樁1b、第三立樁1c豎直插設在池塘內;所述四根立樁1的上端露出水面一定長度,每根立樁1的上端均安裝有掛鉤2;所述網箱3設置在由四根立樁1圍成的矩形區域內,網箱3上端開口是具有四個側邊的矩形形狀,其中一個側邊正對喂食臺,網箱3上端開口邊沿的第一角A、第二角B、第三角C、第四角D分別掛在第一立樁1a、第二立樁1b、第三立樁1c、第四立樁1d的掛鉤2上,網箱3下部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沉入水下一定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4596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