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傾斜向下發光的LED顯示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43031.0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59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任永紅;陸樹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3 | 分類號: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諸蘭芬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傾斜 向下 發光 led 顯示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顯示模組,尤其是涉及一種傾斜向下發光的LED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直插式橢圓LED燈的光強分布特點是:垂直方向,隨視角的變化燈的光強變化極為顯著。如在垂直視角25°時,燈的光強尚有最大光強的50%,而當垂直視角為30°時,光強則只有最大光強的37%左右。
目前LED顯示屏采用的光源絕大多數是橢圓形LED直插燈,其布設方式是LED燈與燈板垂直,而顯示屏往往是安裝在一定高度上使用的。因此由于光源特點、布燈方式、以及安裝特性,使得該類LED顯示屏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顯示屏是安裝在一定的高度,如此顯示屏的最亮發光面無法被利用,LED光的有效利用較低;
2)橢圓燈的光強分布特點使得顯示屏的垂直視覺亮度降低很快,如此,顯示屏觀看視覺亮度越大,燈的法線光強要求越高,從而引起耗能增加、熱量增大、燈的壽命降低的問題;
3)由于最亮的光以及水平線以上的光線無法有效利用,進而會引起光污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LED顯示屏存在的光利用率低、垂直視角小、光污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LED顯示屏光利用率、增大LED顯示屏垂直下視角、減少光污染的傾斜向下發光的LED顯示模組。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傾斜向下發光的LED顯示模組,其包括:燈板;以相同的向下傾斜角度安裝在燈板上的若干LED燈;設置在LED燈上方的模組面罩。
其中,每個LED燈與燈板的法線之間成夾角θ,且5°≤θ≤25°。
其中,在模組面罩上設置若干個與LED燈相匹配的燈位孔。
其中,每個燈位孔與燈板的法線之間的夾角θ,且5°≤θ≤25°。
其中,模組面罩上設置的若干帽檐。
其中,每個帽檐與燈板的法線之間的夾角θ,且5°≤θ≤2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對于目前直插LED燈垂直布設的LED顯示模組而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LED顯示模組的LED燈是向下傾斜布設,模組面罩具有相應的傾斜角度,所以由該實用新型LED顯示模組得到的LED顯示屏,具有傾斜向下發光的特性,其最大發光強度能被有效利用,顯示屏光的有效利用率可極大提高,同時,顯示屏具有更大的下視角,顯示屏的光污染被有效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部分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LED顯示屏光利用率、增大LED顯示屏垂直下視角、減少光污染的傾斜向下發光的LED顯示模組,其包括:燈板1、安裝在燈板1上的若干LED燈2、設置在LED燈2上方的模組面罩3。
其中,每個LED燈2以相同的向下傾斜角度安裝在燈板1上,以某個LED燈的特征為例,LED燈2與燈板1的法線之間成θ的夾角,則5°≤θ≤25°。
另外,模組面罩3上設置若干個與LED燈2相匹配的燈位孔,每個燈位孔具有與LED燈2相同的向下傾斜角度,每個燈位孔與燈板1的法線之間也成θ的夾角,則5°≤θ≤25°。并且,模組面罩3上設置的若干帽檐31也具有向下傾斜的特征,帽檐31向下傾斜的角度為與燈板1的法線之間形成的夾角為5°~25°。
因此,相對于目前直插LED燈垂直布設的LED顯示模組而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LED顯示模組的LED燈是向下傾斜布設,模組面罩具有相應的傾斜角度,所以由該實用新型LED顯示模組得到的LED顯示屏,具有傾斜向下發光的特性,其最大發光強度能被有效利用,顯示屏光的有效利用率可極大提高,同時,顯示屏具有更大的下視角,顯示屏的光污染被有效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430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