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42678.1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25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J2/02 | 分類號: | F24J2/02;F24J2/32;F24J2/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灶,屬于太陽能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太陽灶是人類利用清潔能源太陽能的經典實例,其裝置原理是將直射的陽光經過其反光面反射后,聚集到反光面的焦點,產生高溫,用來進行炊事活動。
太陽灶在人們的生活過程中也在不斷地被改進,專利號209920296925.x的中國專利申所公開了一種新型的太陽灶,將傳統太陽灶隨時間靠手動調節改進為能夠根據太陽的光線自動調整角度且能夠實現轉動的自鎖的結構。
太陽灶的核心部件是位于反光面焦點的集熱器,而對于集熱器受熱面長時間以來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進,因而現在的太陽灶一般只能提供150℃以下熱源用以燒水、做飯等,且反光面的焦點的光強分布不均勻,導致集熱器受熱面的溫度分布不均勻,局部容易燒焦,損壞太陽灶。
?專利申請號201020668803.1公開了一種利用熱管來作為太陽灶的集熱器的受熱面,熱管具有很高的傳熱效率,而且溫度分布均一,但是在集熱器的結構設計當中,只把換熱腔體的底部作為熱管傳熱的受熱面,熱管的利用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灶,該裝置仍然采用熱管作為太陽能光強的受熱面,解決了傳統受熱面燒焦問題的基礎上,更大地提高了太陽灶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灶,包括集熱器1、支架2、灶面殼體3、轉軸4、自動跟蹤器5、底座6。灶面殼體3裝在支架2底端,底座6頂端與支架2底端鉸接,自動跟蹤器5裝在底座6上,集熱器1裝在支架2頂端。
所述集熱器1包括傳熱流體出口1-1、換熱腔體1-2、傳熱流體入口1-3。傳熱流體出口1-1和傳熱流體入口1-3分別裝在換熱腔體1-2頂端兩側。
所述換熱腔體1-2由熱管冷凝端1-4-1和熱管蒸發端1-4-2構成,熱管冷凝端1-2-1底端與熱管蒸發端1-2-2頂端相連。
所述灶面殼體3表面帶有反光面。
工作時,太陽光通過帶有反光面的灶面殼體3匯聚在用熱管蒸發端1-4-2制成的集熱器1底部,而被熱管冷凝端1-4-1緊緊包圍的是一個具有傳熱流體的換熱腔體1-2,流體從傳熱流體入口1-3進入換熱腔體1-2,經換熱后高溫從傳熱流體出口1-1流出,進行使用。
帶反光面的灶面殼體3的轉動由轉軸4和自動跟蹤器5控制,自動控制器通過蝸桿和減速機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使帶反光面的灶面殼體3轉動,根據太陽的光照角度,高效利用太陽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太陽能灶集熱器部分裝置的改進,由原來采用一塊熱管元件改為采用多塊熱管元件作為受熱面,增大了受熱面積,相比之前的單熱管結構,能更為高效地利用太陽能,且將傳熱流體的出入口改進,考慮到傳熱流體由液態變為氣態時裝置仍熱可以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為:1:集熱器,1-1:傳熱流體出口,1-2:換熱腔體,1-3:傳熱流體入口,1-4-1:熱管冷凝端,1-4-2:熱管蒸發端,2:支架,3:灶面殼體,4:轉軸,5:自動跟蹤器,6: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圍。
實施例1:如圖所示,一種太陽能灶,包括集熱器1、支架2、灶面殼體3、轉軸4、自動跟蹤器5、底座6。灶面殼體3裝在支架2底端,底座6頂端與支架2底端鉸接,自動跟蹤器5裝在底座6上,集熱器1裝在支架2頂端。集熱器1包括傳熱流體出口1-1、換熱腔體1-2、傳熱流體入口1-3。傳熱流體出口1-1和傳熱流體入口1-3分別裝在換熱腔體1-2頂端兩側。換熱腔體1-2由熱管冷凝端1-4-1和熱管蒸發端1-4-2構成,熱管冷凝端1-2-1底端與熱管蒸發端1-2-2頂端相連。灶面殼體3表面帶有反光面。
實施例2:如圖所示,一種太陽能灶,包括集熱器1、支架2、灶面殼體3、轉軸4、自動跟蹤器5、底座6。灶面殼體3裝在支架2底端,底座6頂端與支架2底端鉸接,自動跟蹤器5裝在底座6上,集熱器1裝在支架2頂端。集熱器1包括傳熱流體出口1-1、換熱腔體1-2、傳熱流體入口1-3。傳熱流體出口1-1和傳熱流體入口1-3分別裝在換熱腔體1-2頂端兩側。換熱腔體1-2由熱管冷凝端1-4-1和熱管蒸發端1-4-2構成,熱管冷凝端1-2-1底端與熱管蒸發端1-2-2頂端相連。
實施例3:如圖所示,一種太陽能灶,包括集熱器1、支架2、灶面殼體3、轉軸4、自動跟蹤器5、底座6。灶面殼體3裝在支架2底端,底座6頂端與支架2底端鉸接,自動跟蹤器5裝在底座6上,集熱器1裝在支架2頂端。灶面殼體3表面帶有反光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426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焦焦點偏移擴散式太陽跟蹤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加壓功能的太陽能熱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