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41682.6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67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佳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海德天潤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6 | 分類號: | F16L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底 設置 拖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的創新。?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海底管道起始端鋪設時,起始鋪設時海管起始端法蘭距離立管法蘭較遠,需要設計反拖拉點通過反拖拉,由潛水員完成海管起始端與立管法蘭端膨脹彎的連接。因此,反拖拉點的位置設置既要考慮鋪管船與平臺的安全距離,也要保證設置反拖拉點經濟性,設置的反拖拉點位置距離平臺較遠,則拖拉設備采用的錨機功率及錨纜的規格要求較高,反之,則船舶與平臺的安全距離無法保證。目前設置反拖拉點主要形式有兩種:第一、在反拖拉點打入鋼樁;第二、拋抓力錨,通過船舶上的錨機絞錨使抓力錨在海底固定。以上兩種方式在施工時都具有較大優缺點。首先,打鋼樁形式能夠精確定位反拖拉點,但是海管鋪設完成后,平臺及海管附近不可有其他施工輔助結構的存在,需要拆除鋼樁。需要潛水員在鋼樁根部進行清泥到泥面下4米,完成鋼樁的切除工作,耗費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增加。其次,拋抓力錨方式能夠滿足施工要求且回收簡單,但是不能實現較為精確的定位,船舶完成拋錨時錨纜松弛,錨機開始絞錨后,抓力錨在海底移動同時抓力錨不斷鍥入海底,錨纜達到設計反拖拉力后,停止絞錨,此時抓力錨能夠提供鋪設反拖拉時的拖拽力。由于拋錨的誤差較大,需要多次拋錨絞錨,統計每次拋錨錨纜的長度確定最終的拋錨錨纜長度才能較為精確的定位反拖拉點。總體而言,目前設置反拖拉點的形式,在施工工期上耗時較長,尤其是打鋼樁形式鋼樁的回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設置反拖拉點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此機構結合了打鋼樁及拋抓力錨的優點,能夠提高反拖拉點定位精確度且回收簡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海底設置反拖拉點機構由吸力錨、滑輪、水泵、錨機、反拖拉纜組成。該機構安裝時通過船舶的GPS定位系統,定位出反拖拉點的位置,吊機吊裝吸力錨入水安裝,滑輪焊接在吸力錨正頂部,水泵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邊端,吸力錨初始入泥后,開始貫入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安裝,反拖拉纜通過錨機釋放,并通過潛水員牽引,穿過吸力錨頂部的滑輪,連接于海管起始端,海管鋪設達到可反拖拉要求時,船舶錨機開始絞錨,海管起始端與平太立管法蘭緩慢靠近,直到管起始端法蘭與立管法蘭可安裝膨脹彎,由潛水員完成法蘭連接。連接完成后,頂升吸力錨完成反拖拉點的回收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機構通過滑輪與吸力錨的結合,實現了反拖拉點的安裝快速、精確定位及回收簡單。縮短了拖拉點安裝回收的工期。?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圖1安裝后示意圖;?
圖2反拖拉示意圖。?
其中:1-吸力錨;2-滑輪;3-水泵;4-錨機;5-反拖拉纜;6-海管;7-吊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裝船運輸到施工海域,錨機4上反拖拉纜5預先通過滑輪2并固定在船舶甲板上,掛扣連接吸力錨1筒頂吊耳,完成吊機7吊裝吸力錨1入水安裝,滑輪2焊接在吸力錨1正頂部,水泵3通過法蘭連接于吸力錨1邊端,反拖拉纜5隨吸力錨1的入水過程由錨機4緩慢放出。吸力錨1初始入泥后,吸力錨1貫入,貫入到筒頂與泥面齊平,反拖拉機構安裝完成。?
起始端鋪設完成,潛水員下水連接水下的反拖拉纜5與海管6起始端。船舶鋪管船上錨機4開始收緊反拖拉纜5,同時鋪管作業線繼續鋪管。起始端隨反拖拉纜5拖拽靠近平臺立管,反拖到設計位置即膨脹彎的安裝位置,錨機4停止工作。潛水員下水拆除反拖拉纜5,該機構待鋪管作業完成后,可進行回收工作,并安裝膨脹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海德天潤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海德天潤海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416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底殼的多方位翻轉裝卡裝置
- 下一篇:端蓋鉆銑快換式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