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活塞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9506.9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9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佟宇;由毅;沈源;袁爽;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3/00 | 分類號: | F02F3/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蔡正保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發動機 活塞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活塞。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動力源泉,是汽車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活塞是汽車發動機的“心臟”,承受交變的機械負荷和熱負荷,活塞在高溫高壓燃氣的推動下作功,并通過活塞銷傳給連桿驅使發動機曲軸旋轉。活塞在汽缸內的往返運動頻率很高,為了保證活塞的正常運動,必須對活塞與發動機汽缸壁之間進行有效的潤滑,同時也要防止潤滑油竄入發動機燃燒室與混合氣一起參與燃燒。
為了防止潤滑油竄入燃燒室,活塞上都設置有一個油環槽,油環槽底部開有回油孔,在油環槽內設置有油環。油環能刮除氣缸壁上殘留的潤滑油,刮落的潤滑油通過油環槽底部的回油孔排到發動機油底殼中。現有技術中對于回油孔采用鉆孔加工的方式,由于油環槽本身空間狹窄且需要將回油孔鉆在油環槽底,因此回油孔的直徑具有特別小的特點,致使鉆孔采用的鉆頭必須很小,鉆頭越小,鉆頭斷裂的幾率就越高,所以廢品率高一直是加工回油孔的技術難題。
由于以上原因,近年來回油槽的結構被越來越多的用在活塞的設計上,大多數回油槽結構被設計在活塞外圓側與油環環岸接合處。此種回油槽采用鑄造成型,無需鉆孔加工,節省加工工序,解決了由于鉆孔帶來的廢品率高的風險。不過此種結構也有問題,由于活塞外圓面采用車削加工,當車削到活塞回油槽位置時,車刀會有一段時間與活塞分離,在軸向進給速度一定的前提下,車刀與活塞是斷斷續續的車削狀態,容易造成“打刀”現象,使車刀磨損加劇,使用壽命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有效避免潤滑油竄入發動機燃燒室的汽車發動機活塞,該汽車發動機活塞具有制造方便、成品率高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發動機活塞,包括本體,在本體的側壁上開設有油環槽,所述油環槽下方的本體側壁上具有裙部的減重位,在油環槽的槽壁上開設有若干個使上述油環槽和減重位相連通的條形回油槽。
現有汽車活塞講究輕量化設計,為了減輕活塞質量,在保證裙部有足夠承壓面積的條件下,都將活塞不承受側向力前后兩側削去,形成本文所說的裙部的減重位。本發動機通過在油環槽的槽壁上開設條形回油槽,油環槽內聚集的潤滑油能通過條形回油槽流至減重位處再排到發動機油底殼中,避免潤滑油聚集在油環槽內造成潤滑油竄入燃燒室,保證發動機的高效運轉和避免潤滑油的浪費。本發動機活塞的條形回油槽采用鑄造成型,無需后續鉆孔加工程序,節省了鉆孔時間,同時提高了活塞成品率。另外,本發動機活塞的條形回油槽開設在油環槽上靠內側的位置,因此活塞的外圓面沒有因為設置條形回油槽而出現缺口,在進行活塞后期的車削加工時,條形回油槽不會與車刀產生干涉,無“打刀”風險,同時保證了車刀的壽命。
在上述的汽車發動機活塞中,所述的條形回油槽的長度方向設置在垂直于油環槽直徑的方向上。通過這樣的設計,保證了油環槽具有較大的開口,提高回油效率。
在上述的汽車發動機活塞中,所述條形回油槽的槽底與上述油環槽相連通。
在上述的汽車發動機活塞中,所述的條形回油槽對稱分布在本體的前、后兩側。條形回油槽對稱分布,使活塞質量分布均勻,提高活塞在汽缸內運動的穩定性,并能夠減少活塞與汽缸壁之間的摩擦,延長活塞的使用壽命。
在上述的汽車發動機活塞中,所述本體的前、后兩側具有兩個對稱的減重位,在靠近每個減重位的油環槽槽壁上分別設有兩個條形回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發動機活塞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動機活塞在油環槽內開設有連通油環槽和活塞裙部減重位的條形回油槽,條形回油槽能高效地將油環槽內聚集的潤滑油回收至發動機油底殼中,避免潤滑油聚集在油環槽內造成潤滑油竄入燃燒室,保證發動機的高效運轉,避免潤滑油的浪費。
2、由于條形回油槽采用鑄造成型,節省了鉆孔的工序和加工時間,節省鉆頭和工裝成本,同時成本率也得到了保證。
3、條形回油槽沒有設置在活塞的外圓周面上,因此在進行活塞后期的車削加工時,條形回油槽不會與車刀產生干涉,車刀始終保持與活塞接觸,無“打刀”風險,使活塞加工變得方便,同時保證了車刀的壽命,間接節省了生產成本。
4、本汽車發動機活塞改進原理和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成品率高,適合廣泛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汽車發動機活塞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95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下機體結構及具有該結構的發動機
- 下一篇:一種汽油機缸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