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9228.7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7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周裔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新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2 | 分類號: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湯喜友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珠江管***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燈 密封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車燈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多數車燈需要有氣密性的要求,因此車燈密封塞為了保證該車燈的氣密性應運而生。為了保證車燈密封塞具有絕對的密封性能,在生產車燈密封塞的過程中均需要有質量檢測的環節,對車燈密封塞的密封性能進行檢測,現有的檢測方式多采用人工檢測,由于人為檢測具有主觀性,檢驗的可靠率不高,而且檢測的效率也不夠高,對車燈密封塞的生產效率有很大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包括真空發生器,檢測品密封治具,三通接口,壓力開關,壓力報警燈,其中,三通接口分別密封連接真空發生器、壓力開關和檢測品密封治具,壓力報警燈連接壓力開關。
優選地,所述真空發生器的吸氣口通過一氣壓閥連接一正壓氣壓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真空發生器對車燈密封塞進行氣密性檢測,如果車燈密封塞密封性合格,則真空發生器與三通接口內的負壓值足以使壓力開關發生動作,進而控制壓力報警燈點亮,因此檢測更加可靠,檢測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的結構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真空發生器,檢測品密封治具,三通接口,壓力開關,壓力報警燈,其中,三通接口分別密封連接真空發生器、壓力開關和檢測品密封治具,壓力報警燈連接壓力開關。
為了保證真空發生器穩定工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真空發生器的吸氣口通過一氣壓閥連接一正壓氣壓裝置。該氣壓閥可以調節正壓氣壓均勻進入到真空發生器的吸氣口內,使真空發生器形成穩定的負壓輸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品密封治具用于密封連接待測的車燈密封塞,使車燈密封塞、檢測品密封治具及三通接口之間形成的氣壓通道,對于檢測品密封治具可以使用現有的檢測品密封治具,對于檢測品密封治具的具體結構可以參考現有的檢測品密封治具,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燈密封檢測裝置在使用時,首先將車燈密封塞安裝在檢測品密封治具上,并確保車燈密封塞與檢測品密封治具密封連接,壓力開關事先調整到一定的負壓值,再由正壓氣壓裝置產生正壓氣壓,然后由氣壓閥進行氣壓調節,產生均勻穩定的正壓氣壓進入到真空發生器的吸氣口,真空發生器用于產生負壓,三通接口具有三個接口,三個接口相互連通,因此,當車燈密封塞的密封性非常好時,三通接口內的負壓會隨真空發生器的持續工作而增加,當三通接口內的負壓達到壓力開關設定的負壓值時,壓力開關動作,并控制壓力報警燈點亮,證明該車燈密封塞的密封性合格。一旦車燈密封塞的密封性不合格,即發生漏氣現象,則三通接口內的負壓始終無法到達壓力開關的設定值,則壓力開關不動作,壓力報警燈也不會被點亮,從而判定車燈密封塞的密封性不合格。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車燈密封塞檢測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新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新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92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