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助式光盤刻錄全生命周期監控與審計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8128.2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5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高燕;劉罡昊;王文卿;鄭欣;劉小兵;張忠生;溫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立思辰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0 | 分類號: | G06F21/30;G06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助式 光盤 刻錄 生命周期 監控 審計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安全領域,尤其涉及光盤刻錄的安全管控系統。
背景技術
在軍工、軍隊、國防科研等涉密領域,對數據的導入、導出、傳遞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數據交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媒介作用的就是各類涉密載體,包括紙介質、光介質、電磁介質。其中,光介質即光盤,由于光盤寫入數據方式受限、內容不易篡改,安全程度相對較高,并且價格便宜、攜帶方便,所以廣泛應用于數據交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降低對光盤刻錄的安全管理要求,相反地,對于光盤刻錄的過程控制和審計需要格外關注,除了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外,還需要以技術手段相輔助,對光盤刻錄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控與審計。
光盤刻錄保密安全管理包括幾個關鍵環節:刻錄審批、刻錄輸出、光盤標識、光盤回收和刻錄日志審計。現有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在某個環節加上技術管控手段,結合專人監督并操作刻錄設備從而實現對光盤刻錄的保密管理。例如刻錄審批通過OA系統的審批流程進行,申請人登錄OA系統提交刻錄申請的時候,需要維護名稱、密級等信息,并上傳刻錄數據。審批領導在OA系統上進行審批,當審批通過后,申請人可至數據交換室或資料室找刻錄管理員進行刻錄。刻錄管理員可登錄OA系統查看到刻錄審批的結果,由刻錄管理員下載數據并刻錄成光盤,對光盤的標識是通過在光盤盤面上粘貼標簽或者手工寫上編號、單位名稱、密級、刻錄人、刻錄日期等信息,最后要在登記簿上手工登記刻錄日志,包括刻錄時間、刻錄人、名稱、密級、去向等。光盤使用完進行回收的時候,需要人工核對光盤盤面上的標識與刻錄日志是否一致,并手工記錄光盤回收狀態。
有一些技術手段是應用于光盤刻錄輸出及審計環節(見專利“一種安全刻錄及審計的方法”,申請號201010553013.3),實現對刻錄設備的管理和刻錄控制,例如對刻錄權限進行控制,對光盤數據進行加密刻錄,自動記錄刻錄日志。
現有的技術方案只能在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進行技術管控,在刻錄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專人進行監督管理,在保密安全及便利性方面存在著一些風險和問題:1.缺乏完整且連貫的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實現從刻錄審批、刻錄輸出、光盤標識、光盤回收和刻錄審計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各環節間容易出現脫節,從而導致責任不明的問題發生,并且難以追溯。2.通過OA提交刻錄申請,在上傳數據的時候往往有附件大小的限制,只能提交單個文件,而不能按照目錄結構上傳數據。3.刻錄過程中需要專人進行操作和監督,存在著擴大涉密信息知悉范圍的風險,并且遇到加班等情況下,增加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存在著工作上的不便。4.光盤的標識和回收由于依賴于人工操作,容易出錯,導致出現涉密光盤臺賬不清的情況。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涉密行業對光盤刻錄的保密管理要求以及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自助式的光盤刻錄全生命周期監控與審計系統,實現從刻錄審批、刻錄數據、光盤標識到光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且提出一種自助式的刷卡刻錄工作模式,既便利工作,又能夠提高光盤刻錄的安全性。
技術方案:一種自助式的光盤刻錄全生命周期監控與審計系統,包括數臺個人電腦、數臺光盤打印刻錄設備、光盤回收點電腦、服務器、網絡;在服務器上設置光盤刻錄監控與審計系統,在個人電腦上安裝刻錄申請/審批客戶端,在光盤回收點電腦上安裝光盤回收客戶端;服務器和個人電腦均接入網絡;每臺光盤打印刻錄設備綁定一個刻錄控制終端,接入網絡;
所述刻錄控制終端包括CPU、內存、電源、液晶觸摸屏、讀卡模塊及網卡,CPU主要負責處理來自于讀卡模塊、液晶觸摸屏、網卡的數據并與光盤打印刻錄設備和服務器進行數據通信;讀卡模塊用于通過識讀用戶卡號進行用戶身份鑒別;液晶觸摸屏既支持輸入信息,也可以顯示信息,主要負責人機交互;刻錄控制終端通過網口與光盤打印刻錄設備連接,控制光盤打印刻錄設備啟動盤面打印及刻錄任務,并且實時將刻錄日志上傳到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立思辰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立思辰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81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