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吸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7429.3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62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卿圣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陽春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9/02 | 分類號: | F04D9/02;F04D29/42;F04D29/08;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吸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液泵,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吸泵。
背景技術
在現代化工業中,自吸泵主要應用于化學液體,循環或輸送制程;自吸泵包括泵體、電機和葉輪等部件,電機帶動葉輪轉動,泵體用于輸送液體;自吸泵在初次啟動時灌入引水,以后啟動則由留在泵體內的液體來實現,不用再灌入引水。現有技術中,一般在泵體的進液口的出液端設置一個止回閥,以阻止停機后液體倒流,現有的止回閥一般多是包括上下閥體,在上下閥體之間設置一個封堵體,停機后,封堵體封堵在進液口的出液端,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使用要求,但是該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點:1、使用壽命短。2、止回效果較差,也就是說密封性較差,不能完全的將液體止流。3、結構復雜。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自吸泵,包括泵體、葉輪、壓蓋和泵軸,在泵體的進液通道進液端設置底閥,可防止停機后水流倒流;另外,又有一種自吸泵在進液通道出液口加裝真空破壞閥,以防止停機后液體倒流而抽空。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特別是通過真空破壞閥可防止液體倒流,但是該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點:1、止回效果較差,閥與進液通道之間的密封較差,容易泄露;2、使用成本較高,結構比較復雜,而且還容易產生底閥損壞和真空破壞閥燒壞現象;3、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緊湊,能防止液體倒流,密封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自吸泵。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自吸泵包括相互扣合的泵體和泵蓋,在泵體和泵蓋之間形成輸送通道,在泵體兩側分別設有進液通道和出液口,在進液通道上設有進液機構,在出液口上設有出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內設有能將所述的輸送通道分隔成進液腔和出液腔的葉輪,所述的葉輪與能帶動其轉動的動力機構相聯,所述的進液通道上設有當動力機構停止轉動時能防止進液腔內的液體倒流至進液機構內止流機構。優化方案,這里的動力機構包括電機。在本自吸泵中,止流機構可防止倒流的液體回流至進液機構內,可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止流機構包括插于進液通道內的呈筒狀的閥芯,在閥芯上設有閥蓋,在閥蓋和進液通道之間設有密封裝置,在泵蓋上設有閥座,所述的閥座和閥蓋之間通過導向結構活動相連。閥座可通過螺紋結構與泵蓋固連,另外,該結構可防止倒流的液體泄漏至進液機構內。止漏效果好。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導向結構包括開設在閥座上的導向孔,在閥蓋上設有閥軸,閥軸插于導向孔內并可沿導向孔上下移動,閥軸的長度小于導向孔的深度。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閥芯上設有能使液體通過進液腔進入出液腔的出液結構。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出液結構包括若干開設在閥芯軸向方向上的出液通槽。方便出水。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密封裝置包括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的外徑大于進液通道出液口的口徑,在閥蓋上開有環形凹槽,O形密封圈設于環形凹槽上。密封效果好。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出液腔內設有分隔板,分隔板將出液腔分隔成回液腔和氣液分離腔,在泵蓋上設有能使氣液分離腔中的空氣排出的排氣機構??商岣吖ぷ餍省?/p>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排氣機構包括設置在泵蓋上的空氣螺絲,在空氣螺絲和泵蓋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諝饴萁z排氣方便,第一密封圈可防止正常工作時氣體外侵入氣液分離腔。
在上述的自吸泵中,所述的排氣機構包括設置在泵蓋上的進液機構包括進液管,進液管與泵體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出液機構包括出液管,出液管和泵體之間設有第三密封圈。不易泄露。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自吸泵的優點在于: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2、可防止液體回流至進液機構內,止漏效果好,同時還提高了工作效率。3、固定牢靠,而且不易泄露,密封效果好。4、上水速度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泵體1、泵蓋2、進液通道11、出液口12、進液腔1a、出液腔1b、葉輪3、閥芯41、閥蓋42、O形密封圈42a、閥座43、導向孔4a、閥軸4b、出液通槽4c、環形凹槽4d、回液腔1bc、氣液分離腔1bd、空氣螺絲21、第一密封圈22、分隔板2a、進液管51、第二密封圈52、出液管61、第三密封圈62、動力機構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陽春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臺州陽春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74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