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容量四通換向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4817.6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2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田鵬;李維槽;馮建江;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盾安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65 | 分類號: | F16K11/065;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183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量 四通 換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泵型空調中改變制冷劑流向、實現制冷、制熱切換的活塞式四通換向閥。
背景技術
大容量四通換向閥通常用于熱泵型空調中,主要由主閥和導閥組成,參照圖1,主閥包括圓筒狀的閥體1、設在閥體1內的活塞2以及設置在閥體1上的冷凝管30、蒸發管40、高壓進氣管50以及低壓排氣管60,閥體1的兩端設有第一端蓋101和第二端蓋102。參照圖1、圖3,箭頭A表示高壓氣體流向,箭頭B表示低壓氣體流向,活塞2位置為示意畫法;參照圖2為四通換向閥失電狀態下活塞2在閥體1中的位置示意圖,參照圖4為四通換向閥得電狀態下活塞2在閥體1中的位置示意圖?;钊?是利用閥內存在的系統壓差進行沿閥體1軸向移動,由于壓差的原因可使閥內油膜被帶離,導致活塞2在無油潤滑下移動,拉傷閥體1內壁。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劃痕位置多位于閥體1低壓排氣管60與冷凝管30的夾角之間或低壓排氣管60與蒸發管40的夾角之間。參照圖2,當劃痕位于第一端蓋101的端面時,該劃痕都位于閥體1低壓排氣管60與蒸發管40的夾角處;參照圖4,當劃痕位于第二端蓋102的端面時,該劃痕都位于閥體1低壓排氣管60與冷凝管30的夾角處。
結合大容量四通換向閥的工作原理可以得出:
參照圖1、2,當閥體1處于失電狀態時:由于高壓氣體的作用,活塞2向閥體1低壓排氣管60與蒸發管40之間傾斜,當閥體1得電后,活塞2會向第二端蓋102的端面移動,此時由于活塞2受到高壓氣體的推力,在換向時,閥體1的低壓排氣管60與蒸發管40夾角處受到阻力特別大,若該處受力點得不到充足、有效的潤滑,就會破壞閥體1與活塞2位于第一端蓋101的低壓排氣管60與蒸發管40夾角處之間的油膜,形成干磨,最后拉毛閥體1,嚴重時導致閥體1不換向。
參照圖3、4,當閥體1處于得電狀態時:結合失電狀態的受力分析,閥體1低壓排氣管60與冷凝管30夾角處的受力點得不到充足、有效的潤滑,就會破壞閥體1與活塞2位于第二端蓋102的低壓排氣管60與冷凝管30夾角處之間的油膜,形成干磨,拉毛閥體1,導致閥體1不換向。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1年2月9日,公開了授權專利號為“CN201010536012.8”,名稱為“大容量四通換向閥”的發明專利,解決由于閥體內的壓差造成閥體上的油膜脫落,活塞與閥體卡死的現象。該專利所述的四通換向閥包括主閥和導閥,主閥包括閥體、設置在閥體內的活塞、設置在閥體上的低壓排氣管、高壓進氣管、冷凝管以及蒸發管;其中,活塞包括設置在活塞兩端的活塞法蘭一端和活塞法蘭二端、設置在活塞中部的圓盤狀連接部、連接在活塞法蘭一端與連接部之間的板狀的橫向體、連接在活塞法蘭二端與連接部之間的板狀的豎向體,橫向體與豎向體相互垂直,橫向體的外側表面與豎向體的外側表面位于活塞的筒形圓柱面上;
活塞還包括設置在活塞上的潤滑油路,潤滑油路與設置在閥體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連通;潤滑油路包括:第一油槽、第二油槽、連接接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連接槽。
該發明通過閥體上設置的進油口及活塞上設置的潤滑油路對閥體及活塞受力區補充潤滑油,但從潤滑油路的分布結構結合以上描述的四通換向閥結構及工作原理分析:該申請的技術方案中只能對閥體及活塞部份受力區補充潤滑油,但閥體低壓排氣管與蒸發管的夾角之間且靠活塞法蘭一端無潤滑,閥體低壓排氣管與冷凝管的夾角之間且靠活塞法蘭二端無潤滑,受力部份長時間無潤滑會形成干磨,拉毛閥體,導致閥體不換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大容量四通換向閥,通過對活塞及閥體受力區補充潤滑油,克服現有四通換向閥難以形成有效潤滑、不能解決活塞與閥體卡死的問題,保證活塞與閥體的受力點處有充足的冷凍油來形成油膜,降低活塞與閥體受力點的力,保證活塞在閥體中能正常換向。
為到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容量四通換向閥,包括主閥和導閥,所述主閥包括閥體和活塞,所述閥體上連接有低壓排氣管、高壓進氣管,冷凝管以及蒸發管,所述閥體上還設有貫穿閥體壁體的噴油口,所述活塞上設有潤滑油路,所述活塞沿其軸向依次分為第一端部、第一連接體、中間體、第二連接體以及第二端部,其中:
所述第一端部具有位于低壓排氣管與蒸發管之間的第一外表面、位于高壓進氣管與冷凝管之間的第二外表面;
所述第二端部具有位于低壓排氣管與冷凝管之間的第三外表面、位于高壓進氣管與蒸發管之間的第四外表面;
所述第一連接體具有位于低壓排氣管與冷凝管之間的第一連接表面、位于高壓進氣管與蒸發管之間的第二連接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盾安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盾安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48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