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薄壁過渡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3986.8 | 申請日: | 201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57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姚冬成;周寶昌;周建華;潘敏成;劉建平;胡建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昌力油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1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孔機 驅動 馬達 裝配 薄壁 過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薄壁過渡套。
背景技術
大口徑油氣管道帶壓不停輸開孔機,是一種應用于流體輸送鋼質管道不停輸帶壓開孔設備,用于原油、成品油、化工介質、天然氣等管道的正常的維修改造和突發事故的搶修。在開孔機的制作裝配過程中,需要將驅動馬達軸套入傳動絲桿后與驅動套筒相連接,問題在于,在傳動絲桿的套入口有一段長28mm的三角螺紋段,該三角螺紋段和傳動絲桿上端配合部分是同一個尺寸M85×2及φ85,由于三角螺紋的外徑單邊比傳動絲桿外徑φ85低了0.2mm,因此,在驅動馬達軸套入傳動絲桿時,驅動馬達軸內的高壓密封圈很容易被傳動絲桿端部損壞,造成開孔機整體系統內部無法建立起120~130公斤的壓力,從而影響開孔機的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薄壁過渡套,以便將驅動馬達軸順利過渡到傳動絲桿上端部和驅動套筒相連接,確保驅動馬達軸內的高壓密封圈完好無損。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薄壁過渡套,用于將驅動馬達軸過渡到傳動絲桿上端部與驅動套筒連接為一體,具有一體結構、作為引導段的圓臺部和作為裝配段的圓柱部,位于圓柱部外周邊緣具有壁厚為0.2mm環狀薄壁體,圓柱部中心位置具有定心柱體,定心柱體與環狀薄壁體之間形成內凹腔體,裝配時,環狀薄壁體的內圈壁作為外定位與傳動絲桿端部的螺紋段外圓配合,定心柱體的外圓作為內定位與傳動絲桿內孔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作為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的專用件,通過設計壁厚為0.2mm環狀薄壁體套在傳動絲桿端部,實現內外定位,使得驅動馬達軸內孔的高壓密封圈,能沿環狀薄壁體套光滑的外表面移動而順利地過渡到傳動絲桿上,防止了高壓密封圈在裝配過程中被損壞的現象,最終實現驅動馬達軸與驅動套筒的順利連接,該專用件也適用于類似該類結構的過渡裝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中1.圓臺部??2.圓柱部??3.環狀薄壁體??4.定心柱體??5.內凹腔體6.驅動馬達軸??7.傳動絲桿??71.螺紋段??8.高壓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的一種開孔機驅動馬達軸裝配用薄壁過渡套,用于將驅動馬達軸6順利過渡到傳動絲桿7上端部與驅動套筒連接為一體。具有一體結構、作為引導段的圓臺部1和作為裝配段的圓柱部2,位于圓柱部2外周邊緣具有壁厚b為0.2mm環狀薄壁體3,環狀薄壁體3的長度為26mm,圓柱部2中心位置具有定心柱體4,定心柱體4的長度為20mm,定心柱體4與環狀薄壁體3之間形成內凹腔體5。
圖2所示,裝配時,圓臺部1作為引導段,將薄壁過渡套3套在傳動絲桿7上端部分,傳動絲桿7端部的螺紋段71置于內凹腔體5內,背景技術中談到,傳動絲桿7端部的螺紋段71的三角螺紋外徑單邊比傳動絲桿7外徑低了0.2mm,而環狀薄壁體3的壁厚b也正好為0.2mm,因此,薄壁過渡套套在傳動絲桿7上端部分后,環狀薄壁體3的外壁面與傳動絲桿7的外徑面正好一致。套上后,環狀薄壁體3的內圈壁作為外定位與傳動絲桿7端部的螺紋段71外圓配合,定心柱體4的外圓則作為內定位與傳動絲桿7內孔配合,實現準確的定位,然后將驅動馬達軸6的內孔順著薄壁過渡套的外壁慢慢套入,由于薄壁過渡套的存在,在驅動馬達軸6套入傳動絲桿7端部時,設置在驅動馬達軸6內孔端部的高壓密封圈8,就沿著薄壁過渡套光滑的外壁面移動而過渡到傳動絲桿7外周面,直至最終將驅動馬達軸6順利過渡到傳動絲桿7上端部與驅動套筒連接為一體,從而防止了驅動馬達軸6內的高壓密封圈8在安裝時造成的損壞,保證了開孔機整體系統內部能建立起120~130公斤的壓力而正常工作。該薄壁過渡套也適用于類似該類結構的過渡裝配。
上述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昌力油缸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昌力油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39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