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行星錐齒輪內孔同軸度工位檢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3458.2 | 申請日: | 201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7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紅軍;竇振斌;徐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52 | 分類號: | 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星 齒輪 同軸 度工位檢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測量機械零件位置公差的檢具,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測量行星錐齒輪內孔同軸度工位檢具。
背景技術
汽車差速器中的行星錐齒輪屬于一種精密齒輪,本行業中通常采用精鍛成形工藝實現齒部成形,在齒部成形之后再以錐齒為定位基準實施內孔切削加工。為了防止切削加工過程中定位基準出現偏差,造成加工后錐齒與內孔同軸度超差問題,所以在生產過程中需隨機作齒部相對內孔的同軸度檢測。現有技術采用隨機抽樣集中檢測的辦法,在檢驗室內用三維座標檢測儀能夠精確測量。但是,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檢測技術條件高,檢測及時性差,特別是生產線有關工位上缺少有效檢驗裝備用于實時檢測,檢測滯后問題易構成批量報廢,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檢測精度高,適合實時檢測的行星錐齒輪內孔同軸度工位檢具。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行星錐齒輪內孔同軸度工位檢具,它包括齒模、套體和卡尺。所述齒模為立置圓柱套構件,外壁與套體內孔同軸定位配合。改進之處在于:齒模朝上的端面居中設有與待檢行星錐齒輪同結構參數的齒形凹模,套體上段內孔和外壁共同外擴成薄壁結構,待檢行星錐齒輪置放在齒模的齒形凹模上定位,構成行星錐齒輪內孔壁與套體上段外壁平行相間,卡尺卡住待檢行星錐齒輪內孔與套體上段外壁組成同軸度檢測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套體結構和齒模組成的定位結構簡單,易制作;
2、以齒模定位的測量基準同齒部精鍛成形基準一致,定位準確,測量精度高;
3、卡尺測量,操作簡便,檢測效率高;
4、檢測技術條件要求低,適合工位配置,有利于實時檢測,可避免發生批量報廢事故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行星錐齒輪內孔同軸度工位檢具,它包括齒模1、套體2和卡尺3。所述齒模1為立置圓柱套構件,外壁與套體2內孔同軸定位配合。齒模1朝上的端面居中設有與待檢行星錐齒輪同結構參數的齒形凹模,套體2上段內孔和外壁共同外擴成薄壁結構。測量時,先將待檢行星錐齒輪置放在齒模1的齒形凹模上定位,構成行星錐齒輪內孔壁與套體2上段外壁平行相間,此長度用卡尺3可輕便測量。經不同方位測量,其長度差值便是所測量行星錐齒輪內孔與齒部同軸度誤差值。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定位準確,測量精度高,再加上對檢測技術條件要求低,適合生產線有關工位配置,有利于實時檢測,可避免批量報廢事故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齒輪傳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34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行星錐齒輪球面接觸面積檢具
- 下一篇:行星錐齒輪球面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