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鎖模的墊帶硫化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2828.0 | 申請日: | 201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71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呂政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市興泉橡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20 | 分類號: | B29C33/20;B29C3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71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鎖模 硫化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墊帶生產模具,特別是一種雙鎖模的墊帶硫化模具。
背景技術
墊帶是用于保護內胎著合面不受輪輞磨損的環形膠帶。它裝于內胎和輪輞之間,其中部較厚,兩邊緣由內向外漸薄。墊帶外表面有一條中心線,作安裝時的對正線。中心線上還有一個孔洞,供內胎氣門嘴穿出。
目前墊帶生產模具的結構如說明書附圖的圖1所示,上模1和下模2的模口部位5呈凹槽式,墊帶模具模口的鎖模方式很簡單,只是起到一個卡緊中模3的作用,其主要起鎖模作用的還是下模的子口部位4,也就是說下模模口部位5根本起不到鎖模的作用。這種鎖模方式當模具使用一段時間,并且下模子口部位4出現磨損時所起的鎖模作用就很微弱了,此時如果墊帶的膠條重量再大一點,勢必造成墊帶的邊部增厚,以至于影響了墊帶成品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模具在鎖模的時候更加緊密,更加牢固且減少磨損的雙鎖模的墊帶硫化模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雙鎖模的墊帶硫化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中模,上模和下模的子口部位相互配合,中模卡在上模和下模外側的中部,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模口部位呈階梯狀,中模的上端與上模的模口部位相配合,中模的下端與下模的模口部位相配合。
所述上模和下模模口部位的兩層水平面之間通過一傾斜面相連接,所述傾斜面與下層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5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上模和下模的模口部位由傳統的凹槽式改為階梯式,下模子口部位和下模模口部位同時起到了鎖模的作用,致使模具鎖得更緊、更牢固,所硫化的墊帶成品的邊部也越薄,同時因有兩個部位同時進行了鎖模,因此減輕了下模子口部位的磨損,延長了模具的有效使用壽命。使所硫化的墊帶成品的質量得到了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目前使用的墊帶硫化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下模的模口部位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2下模,3中模,4子口部位,5模口部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2所示,雙鎖模的墊帶硫化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中模3,上模1和下模2的子口部位4相互配合,中模3卡在上模1和下模2外側的中部,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模口部位5呈階梯狀,中模3的上端與上模1的模口部位相配合,中模3的下端與下模2的模口部位相配合。
如圖3所示,所述上模1和下模2模口部位5的兩層水平面之間通過一傾斜面相連接,所述傾斜面與下層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5度。
使用時,下模子口部位4和下模模口部位5同時起到了鎖模的作用,致使模具鎖得更緊、更牢固,所硫化的墊帶成品的邊部也越薄,同時因有兩個部位同時進行了鎖模,因此減輕了下模子口部位4的磨損,延長了模具的有效使用壽命。使所硫化的墊帶成品的質量得到了穩定。
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發明的一些原理,本說明書并非是要將本發明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范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于本發明所申請的專利范圍。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市興泉橡膠有限公司,未經萊蕪市興泉橡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28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開模機構
- 下一篇:閥門內襯板密封槽修毛機的振動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