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30480.1 | 申請日: | 2012-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3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夏劍石;劉會天;閆義生;付錦雙;周樹才;劉磊;傅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中陶衛浴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4 | 分類號: | B28B1/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陳長庚 |
| 地址: | 063611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陶瓷 座便器 成型 立澆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生陶瓷座便器生產中的澆注成型設備,屬于陶瓷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普遍采用操作工手動起模、合模、螺桿機構鎖模的落后工藝。由于座便器模型尺寸較大,模型上模往往也非常笨重,模型合模、鎖模、起模至少需要兩個體魄強健的操作工相互配合逐個手工操作,若二人配合稍不協調,就會擦破坯體造成廢品,甚至損壞模型。傳統的生產方式操作起來繁瑣、費時、費力、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大,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坯體成型生產,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和生產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這種立澆線能夠解決現有座便器立澆線存在的缺陷,實現機械化作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它包括框架立柱、橫梁、立澆線架、立澆線工作面、氣缸裝置、氣缸控制手柄,框架立柱豎立在立澆線的兩側,橫梁與框架立柱的頂端連接,氣缸裝置安裝在橫梁上,與橫梁為可轉動連接,立澆線架和立澆線工作面位于橫梁的下方,氣缸裝置與立澆線工作面上的模型相對應,氣缸桿頂端與模型上型相連接,氣缸裝置通過氣管管路與氣缸控制手柄相連接。
上述改進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所述氣缸裝置為多個,沿著橫梁上方順序排列安裝,立澆線工作面上的模型為多個,氣缸裝置與模型一一相對。
上述改進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澆線,所述氣缸裝置與橫梁通過活軸連接,氣缸桿頂端與模型上型通過活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
本實用新型簡化了傳統的生產線,在成型工序中替代了傳統的生產模式,由純人工操作轉變到氣動機械合模、鎖模、起模的自動化生產,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夾緊效果好、廢品率低的優點,不但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在陶瓷生產工藝由傳統方式向現代化生產的轉變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中標記如下:框架立柱1、橫梁2、立澆線架3、立澆線工作面4、氣缸裝置5、氣缸控制手柄6、活軸7、模型8。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立澆線工作面、氣缸裝置、框架結構組成。
圖中顯示,框架結構包括框架立柱1、橫梁2、立澆線架3,框架立柱1豎立在立澆線的兩側,橫梁2連接在框架立柱1的頂端,立澆線架3和立澆線工作面4位于橫梁2的下方。
圖中顯示,氣缸裝置5安裝在橫梁2上,與橫梁2通過活軸7連接,與立澆線工作面4上的模型8對應,可根據模型傾斜角度任意調節。氣缸桿頂端通過活軸7與立澆線工作面4上的模型上型連接,也可根據需要調節角度。氣缸裝置5通過氣管管路與氣缸控制手柄6相連,通過氣缸控制手柄6對氣缸裝置5進行操作。
圖中顯示,氣缸裝置5為多個,沿著橫梁2上方順序排列安裝,立澆線工作面4上的的模型8為多個,氣缸裝置5與模型8一一相對,可以同時進行多個模型8的合模、鎖模、起模作業,大大提高了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中陶衛浴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唐山中陶衛浴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304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砼拌和機攪拌倉內作業的安全防護裝置
- 下一篇:一種纖維進料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