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移位功能的治療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429345.5 | 申請日: | 2012-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6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潘建文;黃怡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和佳醫(y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2/04 | 分類號: | A61N2/04 |
| 代理公司: | 廣東秉德律師事務所 44291 | 代理人: | 楊煥軍;朱鵬 |
| 地址: | 51903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移位 功能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可以與體外高頻熱療機配套使用并具有移位功能的治療床。
【背景技術】
目前,HG-2000I體外高頻熱療機是應用頻率為13.56MHz的高頻電磁場將人體和空氣作為二個電極之間加熱的媒介,在人體深部組織中產生一種高頻震蕩。這種高頻電磁場作用于人體,其能量被組織吸收,轉變?yōu)闊崮埽⑹菇M織溫度升高而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高頻透熱療法。如圖1所示,與HG-2000I體外高頻熱療機配套使用的是HG-2000I治療床,其包括支撐體S1及設于支撐體上的床體S2,該床體S2設有多個通孔S3。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躺治療床的床體S2上,要治療的部位置于通孔S3上,HG-2000II體外高頻熱療機的上、下電極從躺床的下端面插入通孔S3中,使得上、下電極間的高頻電磁場能量集中于患者治療部位和床體,高頻電磁場能量對患者的治療部位進行醫(yī)治;但是,由上述描述,可見,一部分高頻電磁場能量會被靠近通孔的床體部分吸收,及在使用中會與通孔發(fā)生摩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移位功能的治療床,其利于減低損耗、降低成本、使用方便。
上述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具有移位功能的治療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體、固定床體、移動床板、驅動機構、控制組件和治療區(qū)域板;支撐體包括一中空的上支撐體和一橫支撐板,上支撐體的上端與固定床體連接,上支撐體的下端與橫支撐板連接;驅動機構設于支撐體的上支撐體中并受控制組件控制;固定床體的上端面設有一左右方向的凹槽,移動床板置于凹槽中并受驅動機構驅動做左右運動;移動床板設有上通口,固定床體設有與上通口對應的下通口;治療區(qū)域板設有多個通孔,該治療區(qū)域板可拆卸地置于上通口中。
上通口的四周設有上限位板,下通口的四周設有往下延伸的下限位板。
移動床板的上端面并位于上通口的左右兩端均設有多條用于防滑的凹槽橫條。
移動床板呈矩形,移動床板的左端沿和前端沿分別設有防護桿;控制組件設有操作按鍵,操作按鍵設于固定床體的上端面。
移動床板的下端面設有齒條,驅動機構驅轉動一齒輪,該齒輪轉動地設于上支撐體上并穿過固定床體,齒輪與齒條配合。
支撐體還包括與固定床體的右側連接的兩支撐腳。
治療區(qū)域板、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限位板均為聚四氟乙烯材料板。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使用驅動機構來驅動移動床板,可以固定體外高頻熱療機的上、下電極,而驅動患者移動來治療不同部位,便于操作人員的操作;本實用新型將床體設計成可拆卸連接的移動床板和治療區(qū)域板,用來幫助治療的通孔都設于療區(qū)域板,這種分體結構便于使用者置換療區(qū)域板,帶來以下兩個好處:1、便于隨著科技的進步以置換成使用低損耗、阻燃的材料做成的治療區(qū)域板,以更好地降低體外高頻熱療機的輸出治療功率的在治療床上的介質損耗,提高了治療功率的輸出,而且更好地減緩治療區(qū)域板的升溫而不會引響對患者治療;2、不管因為材料的變更或治療區(qū)域的材質磨損,都可以只是換治療區(qū)域板,不必換整個移動床板,降低成本。
另外,本實用新型在上通口、下通口的四周設有限位板,便于防止操作人員將上下電極插到其他區(qū)域而導致降低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HG-2000I治療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治療床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治療床的前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治療床的從左往右的剖視圖;
圖5為治療區(qū)域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和佳醫(y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珠海和佳醫(y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93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