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飛行蟲捕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7411.5 | 申請日: | 2012-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9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錦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錦清 |
| 主分類號: | A01M1/10 | 分類號: | A01M1/10;A01M1/0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行 集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飛行蟲捕集裝置,尤指一種借由將盆體的端緣固定于各支桿的上、下支桿之間而固定該盆體,同時利用紫外光燈具發出的紫外光線及盆體內的誘蟲劑引誘飛行蟲飛入誘蟲劑之中的飛行蟲捕集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許多疾病都是經由蚊蟲叮咬的方式而傳播,例如登革熱和其他熱帶疾病,且蚊蟲同時也是多種病毒的散布媒介,例如登革熱、西尼羅病毒、日本腦炎、圣路易腦炎和造成關節疼痛的屈公病毒,其中登革熱可能引發致命的登革出血熱,而日本腦炎則可能導致神經、精神性后遺癥或死亡。因此,除了消極的涂抹防蚊藥物方式來防止蚊蟲叮咬之外,滅蚊燈是最常被使用來捕捉蚊蟲的工具。
傳統的滅蚊燈是由燈管發出紫外光吸引蚊蟲,再利用燈管周圍的電極網電擊飛向燈管的蚊蟲而將之擊斃。然而,上述傳統的滅蚊燈電極網清理不易,且當燈管故障時不易更換,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再者,蚊蟲受電極網電擊時會產生令人作惡的焦味,造成使用上的困擾。再者,上述傳統滅蚊燈對于農業害蟲及臺灣鋏蠓(俗稱小黑蚊)的效果不佳,必須施用農藥方可撲滅上述農業害蟲及臺灣鋏蠓,大量農藥的施用不但造成環境污染,也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飛行蟲捕集裝置,能于頂座的發光裝置發出光線吸引飛行蟲接近時,同時以盆體內的誘蟲劑引誘飛行蟲飛入誘蟲劑中而捕捉飛行蟲。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飛行蟲捕集裝置,包括:一頂座,其下表面設有一發光裝置;多個支桿,間隔設置于該頂座的下表面,各支桿包括一上支桿及一與該上支桿相連接固定的下支桿;以及一盆體,其端緣設有多個分別對應各支桿的穿孔,用以結合該上、下支桿而固定該盆體的端緣于上、下支桿之間。
其中該上支桿的下端面及該下支桿的上端面凹設有螺孔,由一具有外螺紋的螺桿的兩端分別螺合其中一螺孔而連接該上、下支桿。
其中該頂座為一平板,且該平板上設有多個對應各支桿的固定孔,而該上支桿的上端面凸設有一螺柱,穿過該固定孔后以一螺帽鎖固該上支桿于該平板上。
其中該上支桿的下端部的外徑小于該穿孔的孔徑,而該下支桿的上端面凹設有一通孔,由該上支桿下端部穿過該穿孔并插置于該通孔內,固定該盆體的端緣于上、下支桿之間。
其中該上支桿的下端部表面設有多個凸起,而該通孔內壁設有多個分別對應各凸起的凹槽,由該凸起嵌入該凹槽內而連結固定上、下支桿。
其中該發光裝置包括一紫外光燈具。
其中該盆體內盛裝有一誘蟲劑。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同時利用紫外線燈具及誘蟲劑引誘蚊蟲類飛行蟲,可增加其滅蚊效果,以提升其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引誘農業害蟲及臺灣鋏蠓,以減少農藥的施用;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組裝容易,且方便更換及清潔盆體內的誘蟲劑,以增進使用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飛行蟲捕集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實施例中上、下支桿與盆體的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下支桿與盆體的組合示意圖;。
圖中:
頂座???1??;????????????????發光裝置???11;
支桿???2;??????????????????上支桿???21;
螺孔???211?;???????????????凸起???212;
下支桿???22;???????????????螺孔???221;
通孔???222?;???????????????凹槽???223;
盆體???3;??????????????????端緣???31;
穿孔???311;????????????????螺桿???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飛行蟲捕集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包括一頂座1、多個支桿2及一盆體3,其中,該頂座1為一平板,其等距間隔設有多個固定孔(圖中未示),且其下表面設有一發光裝置11,該發光裝置11包括一供電單元(圖中未示)及一紫外光燈具,該供電單元用以提供市電或一太陽能發電裝置產生的電力至該紫外光燈具,而該紫外光燈具為用以發出紫外光線吸引飛行蟲(例如,蚊蟲)飛近該紫外光燈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錦清,未經李錦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74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