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轉杯紡紗機分梳腔體結合件和吸雜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6882.4 | 申請日: | 2012-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4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旭純;李顯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淳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4/36 | 分類號: | D01H4/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吳澤群 |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紗機 分梳腔體 結合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杯紡紗機,尤其涉及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本實用新型還涉及應用該分梳腔體結合件的吸雜機構。屬于紡紗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紡紗工序上,氣流紡以其工藝路線短、省時省工投資少有著獨特的優勢,在紡紗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圖1所示,目前市場上一種半自動轉杯紡紗機采用的分梳腔體結合件,有著較長的纖維輸送通道2,它能夠使纖維有效伸直和排列,從而使成紗質量較好。紡紗機的分梳腔體排雜屬于自由落雜方式,即利用雜質本身的自重,依靠分梳輥高速轉動產生的離心力甩出雜質來實現排雜,大比重的雜質能被離心力甩出,通過排雜區(分梳腔體的下方)送走。相對于短輸纖通道的半自動紡紗機,成紗條干(即紗線形狀)有明顯的改善,該類型分梳腔體紡制纖維含雜量低的優級原料時成紗質量優異,目前高端的全自動的紡紗機也多采用該類型的分梳腔體。
但是當使用短絨多、含雜量高的次級原料和再生纖維時,纖維中比重較小的雜質和短絨下落時會被輸送纖維的氣流托持,在下落到排雜區前又會被吸入纖維轉移區,從而產生紗疵或對轉杯內未加捻的纖維產生沖擊,引起紗線斷頭。同時,大量的短絨進入轉杯會使紗線的短毛羽明顯增加,造成棉結、粗細節增多等現象,從而降低紗線的品級,因此現有轉杯紡紗機采用的分梳腔體不適用于生產雜質含量高、短絨多的次級棉和再生纖維等較差的原料生產紗線。另外,現有技術應用該分梳腔體的吸雜結構,由于排雜區和氣流方向一定,排雜口氣體壓力和流量不能調節,在生產時不能滿足不同原料的工藝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排雜能力強,能夠用雜質含量高、短絨多的次級棉和再生纖維等較差的原料加工出品級高的紗線。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包括分梳腔體,所述分梳腔體包括纖維轉移區和排雜區,所述排雜區位于纖維轉移區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雜區的下端形狀為漏斗形,排雜口位于排雜區的底端,排雜區內設置有調節板。設置調節板可以用來改變調整排雜區的大小,以滿足不同原料的工藝要求。
所述調節板形狀為三角形,其下端朝向排雜口。
根據需要,可以選擇調節板下端的角度,以實現調節氣流方向的目的。所述調節板下端的角度為15°~45°。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分梳腔體結合件結構,可以通過設置調節板來改變排雜區的大小和抽吸氣流的方向,變被動排雜為主動吸雜的方式,因此,適應加工不同原料,尤其是,能夠用雜質含量高、短絨多的次級棉和再生纖維等較差的原料加工出品級高的紗線。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吸雜機構,它包括數個并列的分梳腔體結合件,所述分梳腔體結合件包括上述分梳腔體結構和連接在排雜口下端的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下端與分支風管相接通,所述分支風管的一端連接在主風管上,分支風管的尾部設有調節閥門。
所述分梳腔體結合件的數量為8或10個。
通過調節閥門進風量的大小來改變分梳腔體排雜口氣體的壓力和流量大小,使長車(總長近50米)首尾端抽吸氣體的壓力和流量的差異縮小。通過對分梳腔體調節板和吸風管尾端閥門的調節從而實現對排雜量的調節,適應不同原料的工藝要求。同時,每一節(8錠或10錠)共用一個通道與主風管聯接,有利于減小分梳腔體排雜口的壓力損失,使長車各節工況趨于一致。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轉杯紡紗機的吸雜機構的示意圖。
圖中:1為分梳腔體;1-1為纖維轉移區;1-2為排雜區;2為纖維輸送通道;3為調節板;3-1為排雜口4為連接管;5為分梳輥;6為分支風管;7為主風管;8調節閥門;9為第2套分梳腔體節合件;10為第三套分梳腔體結合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2,一種轉杯紡紗機的分梳腔體結合件,包括分梳腔體1,所述分梳腔體包括纖維轉移區1-1和排雜區1-2,所述排雜區位于纖維轉移區的下方,所述排雜區的下端形狀為漏斗形,排雜口3-1位于排雜區的底端,排雜區內設置有調節板3。調節板具有不同的型號,通過改變調節板的大小和方向來調整排雜區的大小以及抽吸氣流方向,以滿足不同原料的工藝要求。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調節板3形狀為三角形,其下端朝向排雜口3-1。所述調節板下端的角度為15°~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淳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淳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68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