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腦電源零功耗待機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4955.6 | 申請日: | 2012-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8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舉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舉柱 |
| 主分類號: | G06F1/32 | 分類號: | G06F1/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322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腦 電源 功耗 待機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腦電源零功耗待機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電腦在日常生活、辦公、娛樂等方面隨處可見,人們對電腦使用時的方便、快捷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公知的電腦電源及啟動開關構造一般是由接線板上的電源按鈕、電腦主機開關、重啟按鈕、顯示器電源開關等四個部分單獨構成。使用者要啟動電腦,必須手動將接線板上的電源按鈕、顯示器電源開關按鈕、電腦主機開關按鈕依次打開,關機時應按相反的次序操作。使用者在電腦關機后應手動將接線板上的電源開關關掉,及時切斷電源以節能。但很多時候,人們在不用電腦的時候會將電腦處于待機狀態,其雖在待機情況下,但其電源依然正常工作,會產生電耗,這樣不僅浪費了電能,也減少了電腦電源的適應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高一種結構簡單,設計新穎的電腦電源零功耗待機電路。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電腦電源零功耗待機電路,其特征在于:將22V電源連接在電腦電源的L1V1端子上,電腦電源的常開觸點J1-1連接到電腦主板Power上,電腦電源的ATX電源主體的電源輸出線連接到電腦主板上,AN1為電腦主機箱上開關機按鈕開關,擋按下開關AN1,電池的3.6V電壓通過AN1開關分為三路,一路經二極管D4連接電容C1,給電容C1充電,同時經電阻R2、電阻R3分壓后連接到三極管Q1,使三極管Q1導通;一路同時給電容C2充電,同時經電阻R9連接到三極管Q4的基極,使三極管Q4導通;同時,另一路經二極管D2到電阻R4連接到三極管Q2的基極,同時,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6到三極管Q2的發射極,此時當三極管Q1導通后,使三極管Q2導通,三極管Q2集電極輸出高電平到光耦IC1的第腳,使光耦內部發光管發光,觸發內部管道可控硅導通,220V電壓經光耦IC1的4腳輸出電壓經電阻R7觸發雙向可控硅,三極管Q3導通,所述三極管Q3的3腳連接到ATX電源主體,輸出220V電壓使ATX電源主體輸入端得電工作輸出端輸出5V開機電壓,ATX電源主體的1端連接繼電器J1,ATX電源主體輸出的5V電壓同時也給繼電器J1供電,使繼電器J1得電吸合,常開觸點J1-1閉合,使電腦主機開機;
當AN1斷開后,電容C2通過電阻R9到三極管Q4的基極放電,繼電器J1保持吸合,是電腦正常啟動開機,但電容C2電很快被放完,使三極管Q4截止,繼電器J1不吸合,常開觸點J1-1斷開,完成一次性電腦啟動開機;
當電腦正常開機后,ATX電源主體輸出電腦主板上所需電壓,ATX電源主體1端5V電壓同時經二極管D5、電阻R8連接到二極管D2的負極,ATX電源主體2端輸出的12V電壓分兩路,一路經二極管D1、電阻R1到3.6V電池的正極,給電池充電;另一路經二極管D3連接到電容C1的正極,這樣就使三極管Q、Q2保持導通,光耦IC1保持得電工作,使三極管Q3雙向可控硅保持導通,此時AN1按鈕開關早已斷開,但ATX電源主體仍保持通電工作,電腦保持正常工作狀態。
當電腦關機后,ATX電源主體2端12V電壓在電腦關機后會自動關閉,ATX電源主體2端無12V電壓輸出,此時電容C1將通過電阻R2、R3、三極管Q1的基極到發射極放電,使三極管Q1、Q2保持導通,光耦IC1、三極管Q3保持工作;當電容C1被放完電后,三極管Q1、Q2截止,光耦IC1因無電壓而不工作,使三極管Q3雙向可控硅截止,三極管Q3的3腳無220V電壓輸出,ATX電源主體失電而不工作,從而達到零耗待機,達到節約用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電路結構簡單,電路設計新穎,在節約能源的情況下保證電腦正常待機,從而達到零功耗待機,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舉柱,未經劉舉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49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