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螺旋槽的旋流器及離心霧化噴嘴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2047.3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54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盛;張帆;曹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3R3/38 | 分類號: | F23R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 |
| 地址: | 412008***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 旋流器 離心 霧化 噴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輪機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帶螺旋槽的旋流器。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旋流器的離心霧化噴嘴。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常用的離心霧化噴嘴通常是在圓柱端面設計經切向槽或在圓柱面內圓設計切向孔,使燃油在供油壓力作用下經切向槽或切向孔高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霧化,現提供一種在圓柱面外圓加工螺旋槽,使燃油在供油壓力作用下經螺旋槽高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霧化的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螺旋槽的旋流器及帶該旋流器的燃氣霧化噴嘴,以解決燃油霧化噴嘴噴油霧化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帶螺旋槽的旋流器,包括旋流器本體及與旋流器本體上一體成型的圓柱段,圓柱段位于旋流器本體的一端,圓柱段的外圓柱面上加工有螺旋槽。
進一步地,旋流器本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圓柱段、第一圓弧段、第二圓柱段、第一圓錐段及第三圓柱段,圓柱段與第三圓柱段相連。
進一步地,第一圓柱段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圓柱段的橫截面積,第二圓柱段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三圓柱段的橫截面積,圓柱段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三圓柱段的橫截面積。
進一步地,第一圓柱段上開有兩個或四個卡槽,第二圓柱段的外表面設有螺紋。
進一步地,第一圓柱段、第一圓弧段、第二圓柱段和第一圓錐段內開有通孔,第一圓錐段上設置多個出油孔,出油孔與通孔連通,進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圓柱段端面上,進油口與通孔相通出油孔位于第一圓錐段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離心霧化噴嘴,其包括帶螺旋槽的旋流器。
進一步地,離心霧化噴嘴還包括噴嘴殼體,帶螺旋槽的旋流器的第二圓柱段的外表面的螺紋與噴嘴殼體的螺紋相配合,圓柱段的外周圓貼緊噴嘴殼體的內圓柱面。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帶螺旋槽的旋流器在旋流器的外圓柱面上加工有螺旋槽,使得當燃油經螺旋槽后高速旋轉甩出,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使燃油霧化為細小的顆粒。
本實用新型的離心霧化噴嘴包括帶螺旋槽的旋流器,使得燃油霧化效果良好,能滿足燃氣渦輪發動機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帶螺旋槽的旋流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離心霧化噴嘴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螺旋槽的旋流器10,包括旋流器本體11及與旋流器本體11上一體成型的圓柱段12,圓柱段12位于旋流器本體11的一端,圓柱段12的外圓柱面上加工有螺旋槽121。
旋流器本體11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圓柱段111、第一圓弧段112、第二圓柱段113、第一圓錐段114及第三圓柱段115,圓柱段12與第三圓柱段115相連。第一圓柱段111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圓柱段113的橫截面積,第二圓柱段113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三圓柱段115的橫截面積,圓柱端12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三圓柱段115的橫截面積。第一圓柱段111上開有卡槽111a,第二圓柱段113的外表面設有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帶螺旋槽的旋流器10是安裝在殼體內的,可用工具卡在第一圓柱段111的卡槽111a處將帶旋流槽的旋流器10擰入噴嘴殼體20內,帶螺旋槽的旋流器10的第二圓柱段113的外表面的螺紋與噴嘴殼體20的內螺紋相配合,以固定旋流器。在第一圓柱段111、第一圓弧段112、第二圓柱段113、第一圓錐段114內設有通孔113a,進油口112a位于第一圓柱段112端面上,進油口112a與通孔113a相通,出油孔114a位于第一圓錐段114上。燃油從進油口112a進入到通孔113a中,然后再從出油孔114a進入到第三圓柱段115與噴嘴殼體20形成的空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20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濺水型加濕器
- 下一篇:基于時變公分母模型的時頻域時變結構模態參數辨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