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1951.2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33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改改;王振聲;張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宏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2 | 分類號: | G01B21/02;G01C1/00;G05D3/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1 遼寧省大連***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 跟蹤 偏差 標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儲量豐富且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太陽能聚光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能的重要方式,其要求跟蹤系統具有精度高、穩定性好的特點,雙軸跟蹤系統是廣泛應用于太陽能聚光發電系統的跟蹤范圍最大跟蹤效率最高的追日自動跟蹤系統,不過太陽能具有能量密度小、光照過程不連續、光照方向和強度隨時間不斷變化的特性,使得充分收集和高效利用太陽能有一定的難度,研究資料顯示隨著雙軸跟蹤系統的跟蹤偏差的增加,碟式聚光熱發電系統及聚光光伏發電系統的光學截斷效率直線下降,因此準確測量和標定雙軸跟蹤系統的太陽跟蹤偏差和精度對于顯著提高太陽能聚光發電的效率和有效利用太陽能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應用于雙軸跟蹤系統用于解決以上提到問題的太陽跟蹤偏差標定裝置,但裝置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安裝不便從而不易進行批量檢測和標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制一種簡易通用、安裝方便、結構簡單、標定準確的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包括:準直筒、錐形管和底座;所述準直筒垂直設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錐形管小直徑端開口朝上套接在準直筒上;所述錐形管的內壁與準直筒的外壁過盈配合;所述錐形管的外表面上設有刻度線;所述底座上設有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準直筒由不銹鋼構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通過采用由準直筒、錐形管和底座構成的一體式結構以及錐形管外表面上設有刻度線,利用當入射太陽光與準直筒不平行時,準直筒遮擋陽光產生陰影并投射到錐形管上,進而測量錐形管外表面上的陰影長度來標定雙軸跟蹤系統的太陽跟蹤偏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標定準確、簡易通用,不僅便于生產,而且成本非常低廉適于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標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標尺的雙軸跟蹤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準直筒,2、刻度線,3、底座,4、安裝孔,5、錐形管,6、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7、四象限光電傳感器,8、跟蹤控制裝置,9、雙軸跟蹤器。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包括:準直筒1、錐形管5和底座3;所述準直筒1垂直設在所述底座3的中心位置;所述錐形管小直徑端開口朝上套接在準直筒上;所述錐形管的內壁與準直筒的外壁過盈配合;所述錐形管5的外表面上設有刻度線2;所述底座3上設有安裝孔4;進一步地,所述準直筒1由不銹鋼構成。
如圖2所示的安裝這種標定裝置的雙軸跟蹤系統,包括雙軸跟蹤器9、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6、跟蹤控制裝置8和四象限光電傳感器7。雙軸跟蹤系統工作時,由跟蹤控制裝置8發出跟蹤指令,雙軸跟蹤器9執行跟蹤動作,若跟蹤準確則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6設有的準直筒1與入射太陽光平行,若存在跟蹤偏差即準直筒1與入射太陽光不平行則準直筒1遮擋陽光產生陰影并投射到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設有的錐形管5上,進而通過錐形管5外表面上設有的刻度線2來測量陰影長度從而讀取雙軸跟蹤器9的太陽跟蹤偏差,通過調整四象限光電傳感器7的輸出信號使得準直筒1與入射太陽光平行實現了雙軸跟蹤系統的校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太陽跟蹤偏差的標尺,通過采用由準直筒、錐形管和底座構成的一體式結構以及錐形管外表面上設有刻度線,利用當入射太陽光與準直筒不平行時,準直筒遮擋陽光產生陰影并投射到錐形管上,進而測量錐形管外表面上的陰影長度來標定雙軸跟蹤系統的太陽跟蹤偏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標定準確、簡易通用,不僅便于生產,而且成本非常低廉適于廣泛推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宏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宏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19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