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瀝青混合料徑向滑移剪切試驗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1757.4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8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栗培龍;李玉鑫;丁湛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24 | 分類號: | G01N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混合 徑向 滑移 剪切 試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運輸工程領域,涉及一種瀝青混合料礦料滑移特性評價的試驗儀器。?
背景技術
瀝青路面是高等級公路路面的主要鋪裝形式,我國90%以上的高速公路采用瀝青路面。然而我國瀝青路面車轍病害相當嚴重,嚴重威脅路面使用性能和行車安全。盡管高溫、超載等因素是引發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但路面材料本身力學性能不容忽視,僅將路面病害歸結于氣候、荷載等某些客觀原因是不科學的。從路面材料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路面材料的作用機理和微細觀力學行為,進而提高瀝青混合料的設計水平,解決路面病害,這是迫切需要引起道路工程研究人員重視的問題。?
對于典型的顆粒性材料,瀝青混合料的宏觀力學響應是礦料間的接觸及界面滑移行為的外在表現。瀝青路面在荷載下的永久變形很大程度上是礦料界面滑移變形累積的結果。長期以來,道路研究者偏重于路面結構與材料的工程應用研究,對瀝青混合料礦料間的界面滑移行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在國內,尚沒有能夠反映及模擬瀝青混合料礦料滑移行為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這大大制約了道路研究者從材料角度及微細觀力學行為角度對瀝青混合料變形的研究。因而,目前十分需要開發一種能夠反映及模擬瀝青混合料礦料滑移行為的實驗裝置,以便于研究者對瀝青混合料滑移特性作出進一步的試驗室研究及理論分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測量數據準確的瀝青混合料徑向滑移剪切試驗儀。?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瀝青混合料徑向滑移剪切試驗儀,包括上圓柱筒,下圓柱筒和環形盤,其中,上圓柱筒頂端封閉并且設有貫通頂面的同心加壓孔,底端不封閉并且邊緣設有外楔口;下圓柱筒頂端和低端均不封閉,頂端設有內楔口,低端側面設有觀測口;環形盤設有同心中心孔,中心孔孔徑大于加壓孔的孔徑,環形盤厚度與內楔口高度之和等于外楔口高度,環形盤外徑、外楔口內徑和內楔口外徑三者相等,上圓柱筒和下圓柱筒的內徑和外徑都相等,環形盤安裝在下圓柱筒的內楔口之上,上圓柱筒的外楔口與下圓柱筒的內楔口配合將環形盤固定在中間。?
本實用新型還有如下技術特點:?
所述的環形盤為一整套不同中心孔孔徑的環形鋼盤。?
所述的下圓柱筒內壁高度大于上圓柱筒內壁高度。?
本實用新型拆卸簡單,可重復利用,能夠充分利用試驗室已有儀器,試驗成本低,試驗效果好,有利于在道路試驗室普及使用。能夠準確的模擬瀝青混合料在荷載作用下的徑向滑移行為,測定出真實可靠的測試數據。?
附圖說明
圖1是瀝青混合料徑向滑移剪切試驗儀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2是瀝青混合料徑向滑移剪切試驗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各個標號的含義有:1-上圓柱筒,2-下圓柱筒,3-環形盤,4-加壓孔,5-外楔口,6-內楔口,7-中心孔,8-觀測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體實施例,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此試驗儀包括上圓柱筒1、下圓柱筒2和環形盤3,上圓柱1頂端設有貫通頂面的加壓孔4,下圓柱筒側面設有觀測口8,中心盤上有中心孔7,外楔口5和內楔口6配合固定環形盤3。此試驗儀所有部件的材質均為鋼材。?
在具體的試驗操作中,我們需要借助道路試驗室常用的瀝青混合料萬能試驗機或者壓力機對本實用新型提供試驗需要的壓力,壓力的施加通過萬能試驗機或者壓力機傳遞到壓頭,由壓頭作用在本實用新型的上圓柱筒頂端的加壓孔之中。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1)將馬歇爾圓柱體試件(標準試件:直徑為101.6mm,高度為63.5mm)放入上圓柱筒1中(本實用新型的上圓柱筒內的圓柱空腔大小恰好能夠容納此試件)。?
(2)將環形盤3放在下圓柱筒2的內楔口6頂端,對準上圓柱筒1的外楔口5,使得上圓柱筒1、下圓柱筒2和環形盤3三者卡靠在一起,組裝成裝有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件的整體結構。?
(3)將組合在一起的試驗儀垂直放在萬能試驗機的載物臺上,將壓頭放置在試驗儀頂端的加壓孔4之中,加壓孔4和壓頭之間采用間隙配合并且接觸面為光滑面,使得加壓孔4能夠對壓頭起到定位作用,但是不至于產生較大摩擦力,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壓頭底端直接與試件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17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