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同步渦滾流進氣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0111.4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27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諶成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諶成松 |
| 主分類號: | F02B31/06 | 分類號: | F02B31/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2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 流進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步渦滾流進氣機構,具體地說是用于發動機中空氣與燃氣混合的,屬于發動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將熱能直接轉換為機械能并拖動某些機械進行工作的機器,其中的熱能是由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發動機按沖程數可分為二沖程和四沖程發動機。在發動機內,每一次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都必須經過吸入新鮮充量(空氣或可燃混合氣)、壓縮,使之發火燃燒而膨脹作功,然后將生成的廢氣排出氣缸,這樣一系列連續過程稱為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四個單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稱為四沖程發動機,活塞往復兩個單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稱為二沖程發動機。
二沖程發動機具有構造簡單,質量體積較小的優點。但二沖程發動機氣缸內空氣與燃氣混合得不夠充分,氣缸充量過小,燃料在氣缸內不能充分燃燒。因此,二沖程發動機并不能將功率完全發揮,不能達到最佳的燃油經濟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同步渦滾流進氣機構,使得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更充分,燃燒更迅速,達到更好的發動機燃油經濟性。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同步渦滾流進氣機構包括氣缸蓋、進氣室、進氣門和進氣門控制桿,氣缸蓋內設有進氣室,進氣室內設有一個進氣門,進氣門上端連接進氣門控制桿,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進氣管、第二進氣管、第一滾流發生器和第二滾流發生器,所述第一進氣管、第二進氣管與進氣室連通,第一進氣管、第二進氣管反向對稱分布。第一滾流發生器轉動連接在第一進氣管中,第二滾流發生器轉動連接在第二進氣管中。?
所述進氣室為圓筒形。
所述進氣門為圓環形。
所述第一滾流發生器包括固定軸和多個滾流片,多個滾流片以固定軸為中心對稱分布。
所述第二滾流發生器與第一滾流發生器結構相同。
所述滾流片為六個。
所述進氣室中心設有圓孔。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使得燃料燃燒更充分,更迅速;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滾流發生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1標記說明:1-氣缸蓋、2-進氣室、3-第一進氣管、4-第二進氣管、5-第一滾流發生器、5-1-固定軸、5-2-滾流片、6-第二滾流發生器、7-進氣門、8-進氣門控制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氣缸蓋1、進氣室2、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第一滾流發生器5、第二滾流發生器6、進氣門7和進氣門控制桿8。
氣缸蓋1內設有進氣室2,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與進氣室2連通。所述圓筒形的進氣室2內設有一個圓環形的進氣門7,進氣門7上端連接進氣門控制桿8。
所述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反向對稱分布。第一滾流發生器5轉動連接在第一進氣管3中,第二滾流發生器6轉動連接在第二進氣管4中。所述第一滾流發生器5包括固定軸5-1和多個滾流片5-2,多個滾流片5-2以固定軸5-1為中心對稱分布。第二滾流發生器6與第一滾流發生器5結構相同。本實施列中滾流片5-2為六個。
所述進氣室中心設有圓孔,圓孔中用于安裝噴油器或火花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發動機中,空氣通過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進入進氣室2,由于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為反向對稱分布,進入的空氣就以進氣室2中心形成公轉。同時,設置在第一進氣管3、第二進氣管4中的第一滾流發生器5、第二滾流發生器6又帶動空氣發生自轉。這樣,進入進氣室2的空氣既發生公轉又發生自轉,形成同步渦滾流,與燃料充分混合后達到更好的燃燒效果,燃燒更充分,更迅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諶成松,未經諶成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01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氣再循環閥和具有該廢氣再循環閥的發動機
- 下一篇:一種汽車蓄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