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攪拌槳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20083.6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68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林;葉苗良;馮全明;魯吉生;許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勁光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攪拌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攪拌槳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反應釜是最常見的反應設備,最常規的反應釜由釜體、釜蓋、夾套、攪拌裝置、傳動裝置、軸封裝置、支承、回流擋板等組成。攪拌形式一般有錨式、槳式、渦輪式、推進式或框式等,并在釜壁外設置夾套,或在器內設置換熱面,也可通過外循環進行換熱。
例如申請號為201010534601.2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反應釜,包括進料口、出料口、攪拌軸和設置在攪拌軸上的攪拌器、溫度控制裝置,進料口內設由電機驅動可沿進料口上下運動的導流管;攪拌軸自上而下依次設有耙式攪拌器、槳式攪拌器和框式攪拌器;溫度控制裝置為一設置在攪拌軸上的多個管腔,每個管腔分成兩獨立的加熱腔室和冷卻腔室,中間由一隔熱板隔離,加熱腔室和獨立腔室的各部分均不接觸,反應釜外設和加熱腔室連通的加熱源和與冷卻腔室連通的冷卻源。
反應釜中攪拌裝置直接影響反應時的混合效果和反應效率,因此,根據不同的需求,致力于反應釜中攪拌設備的改進研究較多,例如,申請號為201120296359.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反應釜攪拌槳,有雙層的盤式攪拌槳,盤式攪拌槳通過螺栓安裝在主軸上;盤式攪拌槳為槳葉,槳葉有第一槳葉、第二槳葉安裝在主軸上,第一槳葉、第二槳葉之間有間距;槳葉上有孔分布;槳葉的外輪廓為多角形狀。
又例如,申請號為00211838.6一種板框式攪拌器。該攪拌器的攪拌軸上固聯有套筒,套筒上焊有垂直于套筒的橫板,橫板上相應位置用螺栓固聯有把各橫板連為一體的長條狀側邊,從而組成板框式攪拌器。
如圖1所示,是一種現有的印花反應釜,包括釜體1、位于釜體1內壁的若干回流擋板3、豎直設置在釜體1內的攪拌軸2和固定在攪拌軸2上的框式攪拌槳4,框式攪拌槳4由若干相互平行的橫框與將橫框依次連接的側邊,橫框與攪拌軸2固定,側邊與橫框固定,將橫框相互連接固定。該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存在如下缺點:框式攪拌槳4距離釜體1內壁的距離過大,位于釜體1內壁及底部的物料攪拌不徹底,反應不完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攪拌槳的反應釜,通過對攪拌槳的改進,使反應釜內的物料能夠充分混合進行反應,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改進攪拌槳的反應釜,包括釜體、豎直設置在釜體內的攪拌軸和固定在攪拌軸上的框式攪拌槳,所述框式攪拌槳的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釜體內徑的1/10~1/6。
工作時,反應物料送進釜體中,通過框式攪拌槳的攪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反應,通過增大攪拌槳的寬度,減小攪拌槳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距離,增強物料的混合效果,使釜體內所有的物料都能得到充分的攪拌,不會出現攪拌死角。
就所示框式攪拌槳而言,可以在現有的框式攪拌槳基礎上進行加工,優選地,所述框式攪拌槳包括若干與攪拌軸固定的橫框及兩根連接橫框的所述側邊。
更優選地,所述釜體容積為20~30m3,所述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間距為30~50cm。
最優選地,所述釜體的容積為20~30m3,所述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間距為35cm。
對于容積為20~30m3的釜體,框式攪拌槳的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間距為30~50cm,最優為35cm時,釜體內的物料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攪拌混合,釜體內壁處沒有攪拌死角出現。
增大框式攪拌槳的寬度后,相應的會提高框式攪拌槳距離釜體底部的距離,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為了在增大攪拌槳寬度的同時保證釜體內底部的攪拌效果,優選地,所述橫框設置為3~5根,位于底部的一根中部向下突起,與所述攪拌軸之間形成銳角。
更優選地,所述銳角為60~80度。
最優選地,所述銳角為75度。
為進一步增大釜體內物料的攪拌混合效果,所述側邊的高度為釜體高度的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傳統的反應釜中,其框式攪拌槳距離釜體內壁的距離過大,位于釜體內壁及底部的物料攪拌不徹底,反應不完全。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通過增大攪拌槳的寬度,減小攪拌槳側邊與釜體內壁之間的距離,增強物料的混合效果,使釜體內所有的物料都能得到充分的攪拌,不會出現攪拌死角。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現有的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勁光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勁光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200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現互聯網平臺下的視頻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智能監控攝像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