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裝配外擺式汽車側窗玻璃的間隙定位墊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9993.2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3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洋;楊智杰;甘玲;雷明星;焦洪波;樊佳;陳華勇;王榮;謝長春;柯舜德;尹思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06 | 分類號: | B62D65/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余麗霞 |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裝配 擺式 汽車 窗玻璃 間隙 定位 墊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側窗玻璃裝配工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裝配外擺式汽車側窗玻璃的間隙定位墊塊。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汽車零部件裝配工藝條件下,很多零部件的裝配位置精度是靠裝配工人目視檢測及手工調整予以保證,不僅裝配操作復雜,勞動強度高,而且對工人的操作熟練程度有一定要求,且不符合人機工程。
尤其是對于側窗玻璃的裝配,依靠人工憑借目測和手感調整側窗玻璃與側圍外板的間隙,往往使裝配位置精度難以保證;而且由于裝配流水線生產節拍的要求,工人為了適應生產節拍的要求,往往會隨意將側窗玻璃安裝在內窗框上,在后續的工序中,則又需要工人花費很多時間進行調整。這種裝配方式這些缺陷:1、對工人的熟練程度要求很高;2、生產工期長,不能適應汽車行業的快速生產節拍;3、側窗玻璃的安裝精度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夠很好地保證側窗玻璃裝配精度的間隙定位墊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裝配外擺式汽車側窗玻璃的間隙定位墊塊,包括墊塊本體和設于墊塊本體下側的粘膠層。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粘膠層為雙面膠。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墊塊本體為方形塑料塊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裝配外擺式汽車側窗玻璃的間隙定位墊塊在總裝車間進行試驗,并與現有技術在總裝車間裝配的實際數據相對比,數據如下表所示:
1、對生產線上外擺式側窗玻璃裝配節拍進行對比:
按照以下條件計算:
1、每月工作天數:22天;
2、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
3、需2個工人協同裝配;
4、總裝工人工資按常州東風2500元/月計算;
5、年產按15萬輛計算;
采用本實用新型間隙定位墊塊進行裝配不需人為確認側窗玻璃與側圍外板間隙面差,平均每件節約工時22.0秒,年節約裝配工時916.7小時,年節約人工成本26041.7元;
2、對生產線上外擺式側窗玻璃裝配下線調整工時進行對比:
按照以下條件計算:
1、零件正常裝配一致性15%;
2、工人上午11:00至12:00和下午16:00至17:00的疲勞期20%;
3、年產按15萬輛計算;
4、每月工作天數:22天;
5、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
6、需2個工人協同裝配;
7、調整工人工資按5000/月計算;
年節約人工成本:117661.0元;
3、對工人操作熟練度的要求:
本采用本實用新型間隙定位墊塊進行裝配年總節約成本:143702.7元。
綜上,采用本實用新型間隙定位墊塊進行裝配,在汽車側圍外板的外窗框上粘貼塑料間隙定位墊塊,塑料間隙定位墊塊沿著外窗框兩條第一邊、以及至少一條第二邊粘貼,只需要將側窗玻璃放置于外窗框內,與塑料間隙定位墊塊壓緊貼合,就可以準確定位側窗玻璃的位置,很好地保證了側窗玻璃裝配后與側圍的間隙面差,操作簡單,對工人的熟練程度要求低,不需要工人調整,減輕了勞動強度,符合人機工程,同時有效縮短了生產工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從車內的方向看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3是從車外的方向看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4是圖3沿A-A向的剖面示意圖;
1-墊塊本體(1.1-粘膠層);2-鉸鏈;3-側窗開啟機構;4-側窗玻璃;5-側圍內板;5.1-內窗框;6-側圍外板;6.1-外窗框;6.1.1-第一條邊;6.1.2-第二條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的用于裝配外擺式汽車側窗玻璃的間隙定位墊塊,包括墊塊本體1和設于墊塊本體1下側的粘膠層1.1,墊塊本體1為方形塑料塊,粘膠層1.1為雙面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99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