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內窺鏡的透明粘膜吸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7982.0 | 申請日: | 2012-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9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志峰;麻樹人;楊卓;劉富忠;陳少純;柳全樂;王闖;曲薇;孫芳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尚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羅瑩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內窺鏡 透明 粘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一種用于內窺鏡的一次性透明粘膜吸套,屬于醫療器械附加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內窺鏡是檢查人體內部器官病變并對病變部分進行手術的一種醫療儀器。當進行內窺鏡檢查及手術時由于待檢查的人體內部器官存在粘液或病變處有血液及膿液,內窺鏡直接插入人體待檢查部位時內窺鏡的鏡頭與這些粘液或待檢查部位的組織直接接觸,導致不能直接清楚的觀察待檢查器官的病況,存在檢查效果不理想,不全面的缺陷。為了解決內窺鏡手術時組織直接與內窺鏡鏡頭接觸造成不能直接清楚的觀察待檢查器官的病況,造成檢查效果不理想,不全面的缺陷,當進行內窺鏡手術時醫生會在內窺鏡的頂端套上一個透明套來調節內窺鏡末端與組織的距離。但為了確保透明粘膜吸套在套在內窺鏡先端部時不從先端部脫落下來,掉入體內,使用時需要在透明粘膜吸套與內窺鏡先端部裝配好后再纏上幾圈醫用膠帶。目前使用的透明粘膜吸套因為末端部與內窺鏡外壁的裝配后存在一定厚度的高度斷差,當纏膠帶時不僅會使內窺鏡的外徑增大,當患者使用時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而且膠帶纏結時會在斷差處形成一圈氣格,使粘結的安全性降低,增大了透明粘膜吸套使用時脫落的風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創造提供了一種用于內窺鏡的透明粘膜吸套,該透明粘膜吸套在纏結膠帶時可以有效的減少透明粘膜吸套末端與膠帶形成的氣格,并且在纏結膠帶時不會增加內窺鏡的外徑,當患者做檢查時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本發明創造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用于內窺鏡的透明粘膜吸套,包括圓筒形管狀本體,其特征在于:圓筒形管狀本體包括:
位于管狀本體頭部的前端非緊固配合部;
大致位于管狀本體中間部位的中間緊固配合部,用于將透明粘膜吸套配合裝配到內窺鏡前端部;
位于管狀本體尾部的末端配合部,所述末端配合部的外壁制成斜面。
所述的管狀本體外壁,前端非緊固配合部與中間緊固配合部之間制有凸筋臺。
所述的管狀本體內壁設有一固定爪,所述固定爪設置在前端非緊固配合部上,在管狀本體外壁,與固定爪卡口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一凸筋。
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創造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將管狀本體的末端配合部外壁制成斜面,膠帶纏繞在末端配合部時,正好填補了末端配合部的斜度,不會使內窺鏡的外徑增大,減少患者痛苦;同時,由于膠帶纏結在斜面上,透明粘膜吸套與內窺鏡之間的無高度斷差,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了膠帶纏結時出現氣格的現象,增加膠帶纏結的安全性,能保證透明粘膜吸套在裝配到內窺鏡上使用時不會從內窺鏡上脫落下來。
在管狀本體外壁,前端非緊固配合部與中間緊固配合部之間制有凸筋臺,可以標示內窺鏡插入中間緊固配合部時的插入深度位置,方便操作。
在管狀本體內壁管內壁設有一固定爪,在管狀本體外壁,與固定爪卡口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一凸筋。當進行內窺鏡手術切除術時,手術用到的手術鉗或刀等手術器械穿過固定爪的卡口,固定爪的卡口將手術用到的手術鉗或刀等手術器械定位住,保證手術操作時手術鉗或刀等手術器械不會在體內產生大的晃動,使手術時醫生操作更加方便,準確無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創造第一個實施例的透明粘膜吸套與內窺鏡前端部裝配后的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創造第二個實施例的斜視圖。
圖3是本發明創造第二個實施例的另一方向的斜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是本發明創造第一個實施例的透明粘膜吸套與內窺鏡前端部裝配后的剖面圖。如圖1所示,本內窺鏡透明粘膜吸套,為圓筒形管狀,其材料為醫用TPU塑膠彈性體,材料邵氏硬度80-110。
其結構如下,圓筒形管狀本體包括:位于管狀本體(2a)頭部的前端非緊固配合部(4);大致位于管狀本體(2a)中間部位的中間緊固配合部(2),用于將透明粘膜吸套配合裝配到內窺鏡(1)的前端部(3);位于管狀本體(2a)尾部的末端配合部(5),末端配合部(5)的外壁制成斜面。
在管狀本體(2a)外壁,前端非緊固配合部(4)與中間緊固配合部(2)之間制有凸筋臺(6),用于標示內窺鏡(1)插入中間緊固配合部(2)時的插入深度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尚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沈陽尚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79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