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泵用套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0514.0 | 申請日: | 2012-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9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毛劍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利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00 | 分類號: | 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泵用套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泵零件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泵用套軸。
背景技術:
目前,電機與水泵一般是通過電機軸與泵軸機械聯接的方式傳遞動力。通常在泵軸的一端軸向設置有圓柱內孔,并在圓柱內孔的孔壁上開設鍵槽,電機軸與泵軸之間通過鍵連接。在圓柱內孔的孔壁上開設鍵槽,從而增加了泵軸加工時對泵軸中心線與圓柱內孔的中心線同軸度的控制難度,工藝復雜導致加工成本增加,還會使電機軸與泵軸連接后出現同軸度差的缺陷,而影響水泵的壽命。同時,當泵輸送的液體帶有腐蝕性時,泵軸需要采用抗腐蝕性的不銹鋼材料,泵軸與電機軸為同一根軸時,為一種材料制成,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拆卸方便、降低材料成本、使用同軸度高的泵用套軸。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泵用套軸,包括有泵軸及套裝在泵軸外的鎖緊圈,所述的泵軸上從面向電機軸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軸向設置有與電機軸相配合的圓柱內孔,圓柱內孔與泵軸同軸線設置,在泵軸上設置有圓柱內孔處從面向電機軸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軸向設置有開口槽,開口槽聯通圓柱內孔與泵軸外壁,在設置有開口槽的泵軸外套裝有用于徑向鎖緊泵軸的鎖緊圈。
上述的設置有開口槽的泵軸上從面向電機軸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分別為第一外徑和第二外徑,第一外徑小于第二外徑。
上述的鎖緊圈的結構是:中空圓柱體的內徑與泵軸上第一外徑相配合,在中空圓柱體上軸向設置有開口槽,開口槽聯通中空圓柱體的內壁及外壁,在設置有開口槽的側壁上徑向設置有貫穿的螺紋孔,螺紋孔垂直穿過開口槽的兩個相向的側壁,在螺紋孔內螺接有緊固件。
上述的泵軸上的開口槽的寬度略小于鎖緊圈上開口槽的寬度。
上述的泵軸上的開口槽的長度等于圓柱內孔的長度。
上述的泵軸上的圓柱內孔的內端面與電機軸端面配合實現軸向定位。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安裝拆卸方便,同系列產品中通用性靈活;
2、本實用新型可降低材料成本,由兩個獨立的零件組成,可以單獨把泵軸的材質進行調整,而不必像泵軸與電機軸為同軸的泵軸一樣,全部為同一種材質,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
3、本實用新型去掉了常規泵軸圓柱孔內側開鍵槽的工藝,大大降低了由于開鍵槽造成泵軸中心線與圓柱內孔的中心線同軸度差導致與其配合的電機軸同軸度差的弊端,降低安裝和維護的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泵軸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鎖緊圈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3:
一種泵用套軸,包括有泵軸10及套裝在泵軸10外的鎖緊圈20,所述的泵軸10上從與面向電機軸的一端101往另一端102方向軸向設置有圓柱內孔103,圓柱內孔103與泵軸10同軸線設置,圓柱內孔103與電機軸相配合,在泵軸10上設置有圓柱內孔103處從與面向電機軸的一端101往另一端102方向軸向設置有開口槽104,開口槽104聯通圓柱內孔103與泵軸10外壁,在設置有開口槽104的泵軸10外套裝有用于徑向鎖緊泵軸10的鎖緊圈20。
上述的設置有開口槽104的泵軸10上從與面向電機軸的一端101往另一端102方向分別為第一外徑105和第二外徑106,第一外徑105小于第二外徑106形成外圓臺階,便于鎖緊圈的軸向定位。
上述的鎖緊圈20的結構是:中空圓柱體201的內徑與泵軸10上第一外徑105相配合,在中空圓柱體201上軸向設置有開口槽202,開口槽202聯通中空圓柱體201的內壁203及外壁204,在設置有開口槽202的側壁上徑向設置有貫穿的螺紋孔205,螺紋孔205垂直穿過開口槽202的兩個相向的側壁206、207,在螺紋孔205內螺接有緊固件。本實施例采用內六角螺栓208。
上述的泵軸10上的開口槽104的寬度小于鎖緊圈20上開口槽202的寬度,便于徑向鎖緊。
上述的泵軸10上的開口槽104的長度等于圓柱內孔103的長度。
上述的泵軸10上的圓柱內孔103的內端面107與電機軸端面配合實現軸向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利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利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0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柱塞導向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氣采油一體管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