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10215.7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28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巍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格朗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13/10 | 分類號: | B41J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轉盤 打印 凹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盤式測試打印編帶一體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
背景技術
轉盤式測試打印編帶一體機是把散裝的半導體晶體管放置在震動容器中排列整齊的進入機臺軌道中,并通過高速的旋轉臺上具有空壓吸力的眾多吸嘴對半導體晶體管進行不同的站別工序的測試,通過極性測試、轉向定位、性能測試、視覺檢測(2D、3D、5S)、打印、轉向各道工序,對不合格品進行分類,合格品最后進入編帶封裝。激光打印標簽是該設備重要的性能之一。
對于具有引腳的一類元件,參考圖1,由于激光小轉盤11體積比較小,占用只有一個吸嘴的位置間距,機器在高速運轉時,一般凹槽本體12中間都是一個真空吸孔13,通過真空的吸力將元件固定于凹槽中,并通過高運轉,來完成相應的打印及相關的操作。一個真空吸孔13的設計對于平底的元件能穩穩的吸住,而對于元件底部有引腳的元件,由于元件引腳的位置在元件本體的下方,且因為引腳的關系,元件本體與真空吸孔13中間有引腳高度的間隙,一個真空吸孔13的吸力導致元件與凹槽本體12無法緊密的貼合,元件容易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以實現具有引腳的元件的真空吸附固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包括凹槽本體,所述凹槽本體底部設置有至少兩個真空吸孔。
優選的,所述凹槽本體的底部設置有兩個均勻分布且形狀一致的真空吸孔。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通過在凹槽本體的底部設置兩個真空吸孔,利用兩個真空吸孔增加了元件在凹槽內的穩定性,減少了元件的掉落幾率,尤其適用于具有引腳的元件真空吸附固定,減少了凹槽空置的情況,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一種小轉盤打印凹槽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1.小轉盤????12.凹槽本體????13.真空吸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根據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小轉盤打印凹槽,包括凹槽本體12,凹槽本體12底部設置有兩個均勻分布且形狀一致的真空吸孔1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小轉盤11的打印凹槽,通過在凹槽本體12的底部設置兩個真空吸孔13,利用兩個真空吸孔13增加了元件在凹槽內的穩定性,減少了元件的掉落幾率,尤其適用于具有引腳的元件真空吸附固定,減少了凹槽空置的情況,提升了工作效率。
對上述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格朗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格朗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102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裝訂機無節壓圈微調結構
- 下一篇:不干膠膠印機非接觸式除紙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