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破窗自救車用頭枕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8623.9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16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郁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保稅區利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8 | 分類號: | B60N2/48;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趙艷 |
| 地址: | 21563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救 車用頭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破窗自救車用頭枕。
背景技術
汽車頭枕:在車輛發生追尾時,人體由于慣性會向后倒,此時車輛加速或減速的壓力都集中在人體脆弱的頸部和頭部,而頭枕則對此起緩沖作用,保護人體頭部。
在發生交通事故時,碰撞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全都擠壓在脆弱的頸部,使駕乘人員的脊椎很可能受到傷害,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即使車速只有10km/h,發生碰撞時,如果得不到汽車頭枕的保護,車內駕乘人員的頸部很容易受傷。有了汽車頭枕的存在,便可以有效地緩沖事故發生時巨大的瞬間沖擊力,從而保護脆弱的頸骨,降低頸部受到傷害的幾率。
隨著汽車意外的多發,特別是城市暴雨引起的水災,容易造成汽車熄火,嚴重的會使車窗因水壓緊閉難以打開,人員在車內找不到逃生器具時,傷亡的出現不可避免,如何高效的使用車內部件進行逃身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破窗自救車用頭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破窗自救車用頭枕,包括頭枕本體、連接在所述的頭枕本體上的至少一根管架,所述的管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的第一端部活動或固定地插設在所述的頭枕本體內,所述的管架的至少一個端部具有能夠擊碎玻璃的尖銳部。
優選地,所述的尖銳部為一字型刀頭。
優選地,所述的尖銳部為十字型刀頭。
優選地,所述的尖銳部設置在所述的第二端部。
優選地,所述的管架設置有兩根。
優選地,所述的尖銳部上套設有保護套。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架上設置尖銳部,在汽車車門無法打開,汽車車窗無法進行升降等意外情況發生時,可以使用尖銳部擊碎玻璃進行逃生,避免意外的發生,尖銳部的設置結構簡單,改裝方便,生產及使用成本低,整個具頭枕多種功能于一體。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仰視圖。
其中:1、頭枕本體;2、管架;3、尖銳部;30、一字型刀頭;31、十字型刀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的一種破窗自救車用頭枕,包括頭枕本體1、連接在頭枕本體1上的至少一根管架2,一般來說:管架2設置有兩根,用于將頭枕本體1連接在汽車座椅上部。頭枕本體1上開設有兩個孔,兩根管架2分別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管架2的第一端部固定或活動的設置孔內,頭枕本體1進行連接時,將管架2的第二端部插在汽車座椅對應的孔內即可。
在本實施例中,管架2至少一個端部具有能夠擊碎玻璃的尖銳部3,也就是說,管架2可以兩端都設置尖銳部3,也可以只設置一個端部,本實施例以設置一個端部為例,并且尖銳部3設置在第二端部上,尖銳部3上可套設一個保護套,以免發生意外時尖銳部3弄傷使用者。尖銳部3的作用是擊碎玻璃,當汽車車門無法打開,汽車車窗無法進行升降時,如在發生水災時,車窗因水壓緊閉難以打開時,取下頭枕本體1,通過尖銳部3擊碎玻璃進行逃生,避免意外的發生。
尖銳部3可以是一字型刀頭30,也可以是十字型刀頭31或者其他,兩個尖銳部3可以為相同的一字型刀頭30或相同的十字型刀頭31,也可以為不同的一字型刀頭30和十字型刀頭31,此時尖銳部3除了能進行擊碎玻璃外,在需要擰時,也可以將頭枕本體1取下,通過一字型刀頭30或十字型刀頭31進行旋擰。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保稅區利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保稅區利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862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