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儲液筒半潛式試漏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8214.9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6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韓開奕;鄧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谷減振器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10 | 分類號: | G01M3/10;G01M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 |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儲液筒半潛式試漏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設備,特別是關于一種對汽車減振器儲液筒進行漏氣檢測的儲液筒半潛式試漏機。
背景技術
一般汽車減振器的儲液筒與底座、吊環等部件焊接后,焊接接口容易出現氣孔、裂紋等質量缺陷,儲液筒經脹型工藝變形后,筒體也會出現裂紋等嚴重質量問題,這些裂紋、氣孔等缺陷通過人眼很難觀察得到。在實際使用時,將這些未被人們察覺的具有缺陷的儲液筒應用到汽車等交通工具中,對人們出行將是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在減震器儲液筒生產過程中,對儲液筒的氣密性要進行嚴格的檢測。但目前市場上的試漏設備主要有干式氣密試漏機、干濕組合氣密試漏機、流量檢測氣密試漏機、發動機總成氣密試漏機等,這些試漏設備操作起來非常繁瑣,且不適合減震器儲液筒的試漏檢測。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調整方便,且工作效率高的儲液筒半潛式試漏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儲液筒半潛式試漏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機架,一設置在所述機架前部的水箱和一試漏機構;所述試漏機構包括一試漏架,所述試漏架上端固定在所述機架的面板上,下端伸入所述水箱;所述試漏架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滑軌,兩所述滑軌內滑動地設置有一承載架;所述試漏架下端的立板上設置有一螺紋定位桿,所述試漏架上端的立板上設置有一具有調節手柄的絲杠,所述絲杠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承載架轉動地支撐在所述試漏架的底板上;所述承載架內固定連接一封頭氣缸,所述封頭氣缸的活塞連接一封頭,所述封頭的徑向設置有一連通氣源的進氣嘴,所述封頭的中心設置有一連通儲液筒進氣端的充氣嘴;所述封頭與所述螺紋定位桿之間的所述試漏架底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支撐儲液筒的支架。
所述承載架的一側、平行于所述封頭氣缸活塞的運動方向設置有一導軌,所述導軌內插設有一設置在所述封頭徑向的導桿。
所述封頭的前端設置有一用于與儲液筒進氣端密封的封口墊。
所述支架頂部的開口形狀為V形、圓弧形和梯形中的一種。
所述機架的面板上設置有一連通氣源的壓力表,所述封頭的進氣嘴連通所述壓力表。
所述機架的所述面板上并排設置有兩套所述試漏機構。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于將試漏機構設置在機架上,且將試漏架的下半部伸入水箱中,因此只要將儲液筒安裝在試漏機構上充氣,不需要再借助其它儀器,通過人眼就可以觀察水中是否有氣泡產生,進而判斷出儲液筒的焊接處是否漏氣。2、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試漏架的上端設置了一個連接有封頭的封頭氣缸,下端設置了一個與封頭相對的螺紋定位桿,底部設置了至少兩個支架,因此可以將儲液筒非常方便地放置在支架上,通過支架調節儲液筒的高低位置,通過螺紋定位桿頂在儲液筒下端,且通過啟動氣缸將儲液筒密封,不但結構特別簡單,而且安裝使用特別方便。3、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承載架的一側、平行于封頭氣缸活塞的運動方向設置了一導軌,在封頭的徑向設置了一與導軌配合的導桿,因此當封頭氣缸推動封頭向前運動以壓緊儲液筒進氣端時,可以避免封頭的振動現象,使其運行更加平穩。4、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機架的面板上設置了兩套試漏機構,而且兩套試漏機構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干擾,因此可以同時對兩個儲液筒進行檢測,或者使用一套試漏機構對一儲液筒進行檢測的同時,在另一套試漏機構上安裝另一儲液筒,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5、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封頭的進氣嘴與氣源之間設置了一位于面板上的壓力表,因此,不但能夠保證儲液筒內部的氣壓達到規定的檢測氣壓,而且還可以通過壓力表了解儲液筒的漏氣程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調整方便,且工作效率高,可以廣泛用于各種汽車減振器儲液筒的檢測過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0,在機架10的前部設置一水箱20,機架10后部傾斜的面板11上設置有一試漏機構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谷減振器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谷減振器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82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物垃圾處理器的研磨圈
- 下一篇:一種催化裂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