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4784.0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22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黎澄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黎澄光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13/02;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3164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空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空調。
背景技術
現有移動空調,一般出風和排風均來自室內。移動空調的排風是吸取室內的風,利用室內空氣熱交換后,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這樣在相對密閉的室內空間里,由于空調運行,室內外會形成壓差,室內會產生負壓,導致室內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因此外面的熱風(制冷時)或冷風(冬天制熱時)會通過門縫或別的縫隙流到室內。這樣就造成制冷時外面的熱風不斷進來,制熱時外面的冷風不斷進來,降低了制冷或制熱的效果,不但造成能量的損失,而且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會造成室內外壓差,效率高的移動空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空調,包括空調主體和風管;所述空調主體的后部設有包含上、下設置的排風口和進風口的風口;所述風管包括空調接頭、螺紋管和窗戶接頭;所述空調接頭和窗戶接頭分別固定在螺紋管的兩端;所述風管的空調接頭與空調主體的風口固定連接;所述風管內還設有將空調接頭、螺紋管和窗戶接頭分隔為進風通道和排風通道的隔板;所述進風通道和排風通道分別連通空調主體的進風口和排風口。
所述風管的窗戶接頭的外側設有與隔板固定連接的弧形擋板;所述弧形擋板向上彎曲。
所述風管的隔板包括兩層塑料薄膜或布、設置在兩層塑料薄膜或布之間的隔音板和吸音材料;所述隔音板為塑料板;所述吸音材料為毛氈或吸音海綿。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空調主體的進風和排風都連通室外,利用室外空氣換熱,然后再排出去,不會減少室內空氣流通,也不會造成室內外壓差和能量損失,使人感到更加舒適、安全,提高了移動空調的工作效率,更加節能。
(2)本實用新型的窗戶風管接頭分隔板向外延伸,并呈向上彎曲的弧形,這種結構能夠將空調主體的排風向上導出,避免制冷時排出的高溫氣體被進風口吸入,進一步提高移動空調的工作效率。
(3)本實用新型的風管的隔板內設有隔音板和吸音材料,這種結構能夠大大降低風經過風管時產生的噪音。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風管的橫向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為:
空調主體1、風口11;
風管2、空調接頭21、螺紋管22、窗戶接頭23、隔板24、塑料薄膜或布241、隔音板242、吸音材料243、弧形擋板25;
進風通道3;
排風通道4。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見圖1,本實施例的移動空調,包括空調主體1和風管2。
空調主體1的后部設有包含上、下設置的排風口和進風口的風口11。風管2包括空調接頭21、螺紋管22和窗戶接頭23。空調接頭21和窗戶接頭23分別固定在螺紋管22的兩端。風管2的空調接頭21與空調主體1的風口11固定連接。風管2內還設有將空調接頭21、螺紋管22和窗戶接頭23分隔為進風通道3和排風通道4的隔板24。進風通道3和排風通道4分別連通空調主體1的進風口和排風口。風管2的窗戶接頭23的外側設有與隔板24固定連接的弧形擋板25。弧形擋板25向上彎曲,避免制冷時排出的高溫氣體被進風口吸入。
見圖2,風管2的隔板24包括兩層塑料薄膜或布241、設置在兩層塑料薄膜或布241之間的隔音板242和吸音材料243。隔音板242為塑料板。吸音材料243為毛氈或吸音海綿。
本實施例的移動空調的空調主體的進風和排風都連通室外,利用室外空氣換熱,然后再排出去,噪音低,不會減少室內空氣流通,也不會造成室內外壓差和能量損失,使人感到更加舒適、安全,提高了移動空調的工作效率,更加節能。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黎澄光,未經黎澄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4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