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蒸氨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4127.6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43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國;晁學偉;張鐵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汝州市汝豐焦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C1/10 | 分類號: | C01C1/1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羅民健 |
| 地址: | 4675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蒸氨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焦化廠用氨氣蒸餾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蒸氨塔。?
背景技術
蒸氨塔從屬于解吸塔,是使溶解于循環水中的氨氣通過熱載體的傳熱而揮發釋放出來的操作設備,其工作原理為:采用一般的載熱體水蒸汽作為加熱劑,使循環水液面上氨氣的平衡蒸汽壓大于熱載體中氨氣的分壓,汽液兩相逆流接觸,進行傳質傳熱,從而使氨氣逐漸從循環水中釋放出來,在塔頂得到氨蒸氣與水蒸汽的混合物,在塔底得到較純凈的循環水。傳統的蒸氨塔頂部結構設置存在缺陷,當蒸氨塔初次啟動或維修暫停后啟動時難以排出內部空氣,且當設備出現故障時頂部維修困難,不方便人員近距離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蒸氨塔,該裝置能夠方便的排出蒸氨塔重新啟動時內部滯留的空氣,能夠縮短蒸氨塔進入最佳工作狀態的時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蒸氨塔的蒸餾質量,且便于維修,可以更加安全便捷實現設備的維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蒸氨塔,包括封頭、混合室、出氨口、進氨口、排水口、蒸氨室、蒸氣入口、蒸氣管和外壁,所述封頭上設有出氨口,蒸氨室上設有蒸氣入口,所述蒸氣管的上、下端分別與混合室、蒸氨室相連通,所述封?頭上還設有排散口,所述外壁與封頭結合處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直徑大于外壁的外徑。?
所述支撐板與外設的鋼直梯相連接。?
所述支撐板外沿設有保護欄桿。?
所述進氨口設在外壁的中部或中部以上部位。?
所述蒸氣管為鋁制材料。?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能夠快速有效的排出蒸氨塔內滯留空氣,提高蒸氨塔蒸餾所得氨蒸氣的質量,同時該裝置方便人工維修操作,提高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便于維修,結構更為人性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封頭,2、混合室,3、排散口,4、出氨口,5、支撐板,6、進氨口,7、排水口,8、蒸氨室,9、蒸氣入口,10蒸氣管,11、外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新型蒸氨塔,包括封頭1、混合室2、出氨口4、進氨口6、排水口7、蒸氨室8、蒸氣入口9、蒸氣管10和外壁11,所述封頭1上設有出氨口4,蒸氨室8上設有蒸氣入口9,所述蒸氣管10的上、下端分別與混合室2、蒸氨室8相連通,所述封頭1上還設有排散口3,所述外壁11與封頭1結合處設有支撐板5,所述支撐板5的直徑大于外壁11的?外徑。?
所述支撐板5與外設的鋼直梯相連接。?
所述支撐板5外沿設有保護欄桿。?
所述進氨口6設在外壁11的中部或中部以上部位。?
所述蒸氣管10為鋁制材料。?
設備運行時,首先打開封頭1上的排散口3,同時關閉出氨口4、進氨口6和排水口7,從蒸氣入口9通處將水蒸汽通入蒸氨室8,蒸氨室8內的蒸氣通過蒸氣管10向上走,等蒸氣通過蒸氣管10通向混合室2,經過排散口排出蒸氨塔,整個排氣過程完成,至此蒸氨塔內的空氣可完全排出塔內;蒸氨塔進入工作狀態,關閉排散口3,同時打開出氨口4、進氨口6和排水口7,從進氨口6向塔內通入氨水,通過與蒸氣換熱,氨水中氨變成熱蒸氣,氨蒸氣上升至混合室,與水蒸汽混合通過出氨口4排出蒸氨塔;蒸氨塔封頭出現故障較多,在頂部設置的支撐板5一方面可以增加裝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當設備頂部需要維修時,維修人員可以站在支撐板上實施維修作業,增強了維修過程的安全性,縮短了維修時間,同時可以延長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益。?
支撐板5外沿設有保護欄桿,可防止維修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鋁制蒸氣管耐腐蝕,能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節省成本;進氨口6設在外壁11的中部或其以上部位,能保證氨水從一定高度落下,增大氨水與管內水蒸汽的接觸面積,增大換熱量,從而實現氨水的充分提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汝州市汝豐焦化有限公司,未經汝州市汝豐焦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41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