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樁基水下灌注導管重新插入防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3578.8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60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衛青元;王新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4 | 分類號: | E02D15/04;E02D15/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32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樁基 水下 灌注 導管 重新 插入 防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水下灌注導管的防護裝置,具體為一種樁基水下灌注導管重新插入防護器。
背景技術
鉆孔灌注樁是傳統的樁基施工工藝,工藝步驟如下:采用沖擊鉆機或旋轉鉆鉆孔;利用大比重泥漿增加孔內壓力平衡地下水的向內壓力,維持孔壁的穩定,同時靠泥漿循環將鉆碴攜帶到地面,經沉淀或過濾后返回孔內;當鉆進深度達到設計深度時,反復循環泥漿進行清孔;安裝鋼筋籠、混凝土灌注導管后,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導管上部安放一個具有浮力的隔離塞,防止混凝土灌注導管內壁被泥漿污染,當積蓄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后,一次性將大量混凝土送至孔底,利用首批混凝土下落的沖擊作用,將孔底的遺留沉碴泛起;利用混凝土比重大于泥漿比重擠排作用,將泥漿排開并將導管底部埋置一定深度;隨后逐步灌入混凝土,使混凝土面不斷上升,直至將與泥漿接觸的首批混凝土推送至地面。
當導管底口埋置過深影響混凝土灌注速度時,可將導管向上拔起一定高度減小灌入阻力,但導管底部埋入混凝土內的深度不得小于2m,防止與泥漿混合的混凝土滯留在樁體內,降低灌注樁的質量,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截去樁頂部被泥漿污染的混凝土樁頭。灌樁施工的關鍵在于保證樁體混凝土的連續性,混凝土不得被泥漿污染,或因灌注中斷造成斷樁。
清孔階段仍有部分沉碴懸浮在泥漿中,灌注混凝土階段停止了泥漿的循環,沉碴逐漸向孔底沉落,聚集在灌入的混凝土表面,加大了灌注阻力;導管上、下口高度差逐漸減小,灌注壓力差減小,加之首批混凝土逐步硬化,造成越接近地面灌注越困難的被動局面,常發生混凝土無法灌入的情況,如采取搖動導管和拔高導管等措施仍無法繼續灌注時即為堵管。
一般堵管后,設法疏通,當疏通無效時,不得不將導管拔出,宣布灌注失敗。當樁頂距地面較近時,可待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后,開挖接樁;當樁頂距離地面較深時,只能將樁報廢,原位重新鉆孔、灌注。若重新插入導管,因泥漿極易從導管底部進入導管,污染導管內腔,對灌注料造成污染,降低混凝土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樁基水下灌注失敗后重新插入導管污染灌料降低混凝土品質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樁基水下灌注導管重新插入防護器。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樁基水下灌注導管重新插入防護器,包括固定在導管底端的矩形框架、開在導管側壁上的若干排氣孔和固定在導管側壁上的離心式震動器,矩形框架前后側壁之間穿有左右分布的兩根出料螺桿,且矩形框架外側的出料螺桿上擰有夾緊螺母,兩根出料螺桿上均穿有交叉設置的出料門板,且相鄰出料門板之間、出料門板與矩形框架上壁內側之間、矩形框架前后側壁內側與相鄰出料門板之間均密封設置;排氣孔外側覆蓋有套在導管上的橡膠套。
矩形框架為出料門板提供關閉平臺,依靠矩形框架提供的支撐力和出料門板的強度,抵抗導管下潛時承受的外部壓力;通過夾緊螺母調整出料門板的松緊度,防止出料門板在自重作用下自動打開,但又利于在混凝土沖擊作用下打開;利用離心式震動器輔助新導管插入既有混凝土內。
施工時,將防護器與標準導管用法蘭連接牢固,下潛并插入樁孔內混凝土表面4m以下,此時導管內充滿空氣;導管上部接帶控制閘門的灌注料斗,料斗內儲備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后,突然打開閘門,讓足夠數量的混凝土一次充滿導管并沖入樁孔內的原混凝土中;由于大量混凝土的突然沖擊,導管內的空氣來不及從導管上口排出,在大量混凝土下落的過程中被壓縮,產生一定的壓力,大部分壓縮空氣經排氣孔及橡膠套的縫隙排出導管,防止大量壓縮空氣進入混凝土,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同時在橡膠套的保護下,壓縮空氣被單向排放,泥漿不會進入導管造成混凝土造成污染;在下落混凝土的沖擊作用下,出料門板自動打開,實現混凝土的繼續灌注,克服了樁基水下灌注失敗后重新插入導管污染灌料降低混凝土品質或造成工程廢棄的問題。
出料門板是由塑料制成的,出料門板前后兩側的出料螺桿處設置有彈性墊圈,且出料門板的出料螺桿處為直徑大于矩形框架高度的柱狀結構,用工程塑料制作出料門板,依靠出料門板的彈性和彈性墊圈的彈性將出料門板擠緊,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同時出料門板的柱狀結構保證其實現180°旋轉,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灌注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使得堵管后重新插管變為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了灌注樁施工的后顧之憂,插管過程中,防止大量壓縮氣體混入混凝土內部,保證了混凝土的品質,避免了經濟損失的同時保證了工期,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優點,可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所有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中應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357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