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返流胃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3019.7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25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德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德友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實 |
| 地址: | 621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返流胃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胃管,具體是一種防返流胃管。?
背景技術
現目前所有的手術病人都需要術前禁食禁飲以防止反流誤吸。急診手術各大醫院臨床一般都使用胃管進行胃腸減壓,而現目前使用的胃管很難解決麻醉時返流誤吸的問題,使許多飽胃病人在麻醉時很容易出現返流誤吸而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飽胃病人在麻醉時很容易出現返流誤吸而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問題,提供一種安全性高的防返流胃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防返流胃管,包括具有胃內端和鼻翼端的胃管本體,所述胃管本體上設置有阻塞氣囊,以及設置于鼻翼端并分別與阻塞氣囊連通的注氣口小氣囊。
進一步,所述阻塞氣囊為兩個,一個設置于胃內端,另一個設置于鼻翼端;所述注氣口小氣囊也為兩個,一個與胃內端的阻塞氣囊連通,另一個與鼻翼端的阻塞氣囊連通。?
再進一步地,所述兩個阻塞氣囊之間的距離為25cm。?
更進一步地,所述設置于鼻翼端的阻塞氣囊與鼻翼端端頭的距離為40cm。?
另外,所述胃管本體上還設置有刻度。?
作為最優的設置方式,所述刻度為兩排,一排以胃內端為起點向鼻翼端延伸,另一排以鼻翼端的阻塞氣囊為起點向鼻翼端延伸。?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注氣口小氣囊內設置有控制氣流單向流通的單向閥。?
優選的,所述阻塞氣囊和注氣口小氣囊通過氣囊注氣管連通。?
更加優選地,所述氣囊注氣管與胃管本體固為一體。?
為了增加胃管本體的硬度,所述胃管本體內還設有金屬導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胃管本體上設置有阻塞氣囊和與阻塞氣囊連通的注氣口小氣囊,通過上述設置,可有效地將氣體通過注氣口小氣囊送入阻塞氣囊中,從而使阻塞氣囊膨脹,阻塞食管,進而防止胃內的物質倒流,即可有效地避免飽胃病人麻醉時的返流誤吸發生,保證病人生命安全;
(2)本實用新型阻塞氣囊為兩個,分別設置于胃內端和鼻翼端,同時,每個阻塞氣囊均有一個注氣口小氣囊連通,且兩個阻塞氣囊之間的距離為25cm,根據上述設置可有效地防止一個阻塞氣囊無法完全避免胃內物質返流的情況發生,進而更好地對食管進行阻塞,達到最好的防返流誤吸的效果;
(3)本實用新型鼻翼端的阻塞氣囊與鼻翼端端頭的距離為40,可通過該設置有效使鼻翼端氣囊安放在食管頸部而防止膨脹的阻塞氣囊堵塞氣管,保證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4)本實用新型注氣口小氣囊內設置有控制氣流單向流通的單向閥,通過單向閥可有效防止阻塞氣囊內的氣體倒流,從而避免膨脹的阻塞氣囊縮小進而導致胃內返流物質阻塞不完全的情況發生,提高本實用新型防返流誤吸的效果;
(5)本實用新型的阻塞氣囊和注氣口小氣囊通過氣囊注氣管連通,且氣囊注氣管與胃管本體固為一體,不僅可使氣體順利通入阻塞氣囊,而且整體更加的美觀大方;
(6)本實用新型胃管本體上還設置有刻度,刻度優選為兩排,一排以胃內端為起點向鼻翼端延伸以確定胃管留置深度,從而確定胃內端是否進入胃內,另一排以鼻翼端的阻塞氣囊為起點向鼻翼端延伸,進而可直觀地了解阻塞氣囊的實時位置防止膨脹的阻塞氣囊堵塞氣管,從而便于使用者操作,更好地實現防止胃內物質返流的情況發生;
(7)本實用新型的胃管本體內還設有金屬導絲,可適當增加本實用新型胃管本體的硬度,從而防止個別不配合的病人在安放胃管時使胃管盤于口腔中而無法伸入食管內,造成安放困難的問題,使安放更加的有效、方便;
(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安裝金屬導絲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胃管本體,2-阻塞氣囊,3-注氣口小氣囊,4-氣囊注氣管,5-金屬導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防返流胃管,包括具有胃內端和鼻翼端的胃管本體1,所述胃管本體1上設置有阻塞氣囊2,以及設置于鼻翼端并與阻塞氣囊2連通的注氣口小氣囊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德友,未經孫德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30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咳喘病藥貼
- 下一篇:治療骨質增生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