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收發可切換的串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2717.5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58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48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收發 切換 串口 裝置 | ||
1.一種收發可切換的串口裝置,其通過串口連接線分別與信號發送端和信號接收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裝置包括根據所輸入的控制信號的電平控制所述信號發送端的發送信號和所述信號接收端的接收信號之間切換的控制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連接線包括交叉連接線和平行連接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具體包括控制信號(CTRL)、第一信號(A)、第二信號(B)、第三信號(C)、第四信號(D)、第一三極管(Q11)、第二三極管(Q12)、第三三極管(Q21)、第四三極管(Q22)、第五三極管(Q31)、第六三極管(Q32)、第七三極管(Q41)、第八三極管(Q42)、第九三極管(Q5)、第一電阻(R106)、第二電阻(R107)以及第三電阻(R108);其中,所述控制信號(CTRL)分別與第一電阻(R106)的一端和第二電阻(R107)的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06)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三極管(Q11)的基極、第二三極管(Q12)的基極、第七三極管(Q41)的基極和第八三極管(Q42)的基極連接,第二電阻(R107)的另一端與第九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第九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地,第九三極管(Q5)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三電阻(R108)的一端、第三三極管(Q21)的基極、第四三極管(Q22)的基極、第五三極管(Q31)的基極和第六三極管(Q32)的基極連接、第三電阻(R108)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第三三極管(Q21)的集電極、第四三極管(Q22)的發射極、第七三極管(Q41)的集電極和第八三極管(Q42)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一信號(A)連接,第一三極管(Q11)的集電極、第二三極管(Q12)的發射極、第五三極管(Q31)的集電極和第六三極管(Q32)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二信號(B)連接,第一三極管(Q11)的發射極、?第二三極管(Q12)的集電極、第三三極管(Q21)的發射極和第四三極管(Q2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三信號(C)連接,第五三極管(Q31)的發射極、第六三極管(Q32)的集電極、第七三極管(Q41)的發射極和第八三極管(Q4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四信號(D)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信號(A)和第四信號(D)分別連接所述信號發送端的發送管腳;第二信號(B)和第三信號(C)分別連接所述信號接收端的接收管腳。?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信號(A)和第四信號(D)分別連接所述信號接收端的接收管腳;第二信號(B)和第三信號(C)分別連接所述信號發送端的發送管腳。?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信號(A)和第三信號(C)分別連接所述信號發送端的發送管腳;第二信號(B)和第四信號(D)分別連接所述信號接收端的接收管腳。?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信號(A)和第三信號(C)分別連接所述信號接收端的接收管腳;第二信號(B)和第四信號(D)分別連接所述信號發送端的發送管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271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裝機油燃油濾清器磁性上蓋裝置
- 下一篇:柴油機燃油濾清器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