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攪拌站污水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2466.0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01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增翼;張述畢;錢寶聰;焦戰增;程飛;郭福;張朝剛;趙自華;陳小波;蘇桂彬;王濤;孫留陽;馬嵐;王曉莉;楊睿;王博;姚田躍;唐建華;韓偉剛;周江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4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攪拌 污水 沉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工業民用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攪拌站的污水處理設施。
背景技術
目前,水利水電工程、工業民用建筑工程中,對于混凝土攪拌站產生的生產污水采用常規的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各級沉淀池均為長方體結構,沉淀處理效果差,難以直接對沉淀后的廢水進行回收利用;各級沉淀池淤積嚴重,只能采用人工清渣,工效低,施工成本較高,并且增加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傳統的污水沉淀池處理效果不佳、第三級沉淀池的廢水不能直接利用的不足以及人工清渣工效低、成本高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沉淀效果好、清渣方便的混凝土攪拌站污水沉淀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混凝土攪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三級沉淀池,依次連接組成,一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和三級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墻分隔,一級沉淀池底板為斜坡道,沉淀池隔墻上設有溢水口。
污水自斜坡道頂端流入一級沉淀池,增加了污水流經的路徑,強化了一級沉淀效果,改善了二級、三級沉淀池內的水質,為一級沉淀池利用機械(裝載機)清渣創造了便利條件。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一是改善了污水沉淀效果,主要沉渣都集中在一級沉淀池內,二、三級內的沉渣極少,經過三級沉淀后的水質得到了改善,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用于拌制混凝土,實現了污水“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環境;二是一級沉淀池底板設計成斜坡道結構,方便了機械清渣,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文明施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沉淀池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沉淀池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沉淀池側視圖。
圖中,1-一級沉淀池,2-二級沉淀池,3-三級沉淀池,4-斜坡道底板,5-二級及三級沉淀池底板,6-沉淀池隔墻,7-沉淀池邊墻,8-污水進水口,9-溢水口,10-潛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攪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級沉淀池1、二級沉淀池2、三級沉淀池3,依次連接組成;一級沉淀池1、二級沉淀池2和三級沉淀池3由沉淀池隔墻6分隔,沉淀池隔墻6主設有溢水口9,一級沉淀池底板為斜坡道4(23.1%的斜坡道)。在三級沉池內設置回收潛水泵10。池壁及底板、隔墻均采用C20混凝土澆筑。
污水進水口8經斜坡道底板4進入一級沉淀池,經一級沉淀后,通過溢水口9分別至二級、三級沉淀池,當一級沉淀池內的沉渣較多時,采用裝載機進行清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24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試液過濾的多聯形抽濾裝置
- 下一篇:分體式層析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