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01530.3 | 申請日: | 2012-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35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北城;趙孝文;萬志偉;吳珂;呂玉萍;潘志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中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06 | 分類號: | G01N23/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9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跟蹤 核物位 監測 裝置 | ||
1.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裝置包括放射源(18)、兩個探測器(17)、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驅動單元和信號處理單元,所述升降機構用于帶動放射源(18)和兩個探測器(17)同步升起或者下降,所述兩個探測器(17)沿垂直方向排列,升級機構驅動單元用于驅動升級機構運動,信號處理單元接收雙管探測器(17)發出的信號,并對所述信號進行處理進而生成升級機構驅動單元的驅動信號,所述信號處理單元將該驅動信號發送給升級機構驅動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裝置中還包括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制放射源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所述限位機構輸出限位信號給信號處理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采用一對鋼絲繞輪(2)、傳動軸(10)、減速器(14)和傳動機構實現,所述升級機構驅動單元采用驅動電機(15)實現,所述驅動電機(15)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14)、傳動機構驅動傳動軸(10)轉動,一對鋼絲繞輪(2)分別固定在傳動軸(10)的兩端,一個鋼絲繞輪(2)上纏繞的鋼絲(1)的末端固定放射源(18),另一個鋼絲繞輪(2)上纏繞的鋼絲(1)的末端固定由兩個探測器(1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的中間設置有螺紋段(9),所述螺紋段(9)上設置有螺母(8),與所述螺紋段(9)平行設置固定有光桿(4),在該光桿(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上限位傳感器(3)和下限位傳感器(5),所述螺母(8)上固定連接有限位驅動棒(7),該限位驅動棒(7)的末端與光桿(4)滑動連接,當限位驅動棒(7)的末端與下限位傳感器(5)接觸時,所述放射源(18)位于最低位置,當限位驅動棒(7)的末端與上限位傳感器(3)接觸時,所述放射源(18)位于最高位置,上限位傳感器(3)的開關信號輸出端和下限位傳感器(5)的開關信號輸出端分別與信號處理單元的兩個限位信號輸入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18)是γ射線放射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18)是密封137Cs?γ射線點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18)的射線能量661Kev,強度2×109Bq。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器(17)為光電倍增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跟蹤核物位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探測器(17)采用雙管的光電倍增管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中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省中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0153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