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漏鋼預報系統用露端式熱電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7108.5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33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駱垠旭;查德昌;楊齊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G01K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報 系統 用露端式 熱電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鋼預報系統用露端式熱電偶。
背景技術
熱點偶是目前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組件之一,其優點包括:測量精度高、測溫范圍廣、可逐點測量及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等。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塞貝克效應,即兩種不同成分的導體或半導體兩端連接成回路,如兩連接端溫度不同,則在回路內產生熱電流的物理現象。傳統的熱電流通常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絲組成兩電極,如銅或鐵的組合,外有保護套管,兩電極的一端互相焊接,形成熱電偶的測量端(也稱工作端),并將它插入待測溫度介質或與待測物體相接觸;而熱電偶的另一端(也稱參比端或自由端)則與現實儀表相連。如果熱電偶的測量端與自由端存在溫度差,則顯示儀表將指出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動勢。此外,為確保熱電偶能可靠、穩定的工作,傳統的熱電偶的結構形式包括以下要求:組成熱電偶的兩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兩電極彼此之間應絕緣,以防短路;為防止有害介質腐蝕電極,通常采用保護套管以保證電極與有害介質充分隔離,但是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正是由于保護套管的存在,電極不能直接與待測介質接觸,需要使保護套管傳熱至電極,從而使得測量結果并不準確,亟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漏鋼預報系統用露端式熱電偶,使得測溫結果更加精確。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漏鋼預報系統用露端式熱電偶,包含保護套管、埋設在所述保護套管內的測溫元器件,所述測溫元器件包含電極,所述電極處于所述保護套管前端,所述保護套管前端的截面積小于所述保護套管后部的截面積。
還包含彈簧,套接所述保護套管,其兩端固定所述保護套管;
卡套,套接所述保護套管,內設與所述彈簧配合的內螺紋。
所述卡套由可拆卸的兩個部分組成。
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裹電極的保護套管的前端設計得細一些,使得電極更加接近待測物,如此設計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由于電極不能接觸到待測物而造成的誤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保護套管;2、彈簧;3、卡套;4、電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提出一種漏鋼預報系統用露端式熱電偶,包含保護套管1、埋設在保護套管1內的測溫元器件,測溫元器件包含電極4,電極4處于保護套管1前端,其特征在于,保護套管1前端的截面積小于保護套管1后部的截面積。還包含彈簧2,套接保護套管1,其兩端固定保護套管1;卡套3,套接保護套管1,內設與彈簧2配合的內螺紋。卡套3由可拆卸的兩個部分組成。
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裹電極4的保護套管1前端設計得細一些,使得電極4更加接近待測物,如此設計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由于電極4不能接觸到待測物而造成的誤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71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