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翻轉貼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4721.1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8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祁和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太陽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C9/26 | 分類號: | B65C9/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翻轉 貼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轉貼合裝置,屬于印刷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產品外包裝的信息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小產品外包裝由于空間限制不能貼太大的標簽,而產品的說明又必不可少,這就要求在盡可能小范圍內,在標簽紙上表達足夠多的產品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靈活調節紙張貼合位置的翻轉貼合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翻轉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O側立板和G側立板分別設于支板兩端;回轉塊通過關節軸承設于支板上方,回轉板設于回轉塊上方;連接板設于O側立板和G側立板之間,支撐塊設于連接板上方,旋轉軸一端通過支撐塊與回轉板上的螺絲塊連接,旋轉軸另一端設有旋轉手柄;?
第一芯軸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五擋環、第一擋環連接O側立板和G側立板,內部設有軸承的第二導向輥的兩端分別通過第六擋環、第三擋環與第一芯軸的兩端連接;第二芯軸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夾塊、第二夾塊與第一芯軸連接,內部設有軸承的第一導向輥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二擋環、第四擋環與第二芯軸的兩端連接;?
蝸輪設于第一芯軸連接O側立板的一端,蝸桿芯軸一端通過第一安裝塊和第二安裝塊設于O側立板上,蝸桿設于蝸桿芯軸上并與蝸輪嚙合,蝸桿芯軸另一端設有蝸桿手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翻轉貼合裝置可靈活調節紙張貼合位置,紙張經過剪切裝置后被切分成兩半,其中一半進入翻轉裝置,當紙張進入翻轉裝置時,通過調節旋轉手柄,使回轉板旋轉到適當的角度,能使紙張剛好與另一半在壓輥裝置進行貼合,如果貼合的紙張太靠前或者靠后,可通過旋轉兩個蝸桿手柄,使兩個第一導向輥通過擺動來拉伸紙張的長度,以此來達到調節紙張貼合點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可靈活調整紙張翻轉貼合位置,滿足小標簽大信息量的產品的市場需求,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強,可大?幅縮短調機時間,改善印刷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翻轉貼合裝置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翻轉貼合裝置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翻轉貼合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支板;2-第一芯軸;3-第一擋環;4-第一夾塊;5-第二擋環;6-第一導向輥;7-第二導向輥;8-第二芯軸;9-第三擋環;10-第四擋環;11-第二夾塊;12-第五擋環;13-蝸桿手柄;14-蝸桿芯軸;15-蝸輪;16-第一安裝塊;17-蝸桿;18-第二安裝塊;19-旋轉手柄;20-旋轉軸;21-支撐塊;22-螺絲塊;23-O側立板;24-G側立板;25-第六擋環;26-回轉塊;27-關節軸承;28-連接板;29-螺帽固定塊;30-鎖緊軸;31-回旋板;32-剪切裝置;33-壓輥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一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翻轉貼合裝置的主視圖和俯視圖,所述的一種翻轉貼合裝置包括支板1,支板1兩端連接O側立板23和G側立板24,將關節軸承27裝在支板1上方,然后將回轉塊26裝在關節軸承27上,再將回轉板31裝在回轉塊26上,并將螺絲塊22、鎖緊軸30、螺帽固定塊29裝在回轉板31下方,并上好卡簧。?
連接板28位于O側立板23和G側立板24之間,將支撐塊21裝在連接板28上方,然后將旋轉軸20的一端穿過支撐塊21與螺絲塊22螺紋連接,將旋轉手柄19裝在旋轉軸20另一端。?
將軸承裝在第一導向輥6和第二導向輥7內,并將第一導向輥6、第二導向輥7分別裝在第二芯軸8、第一芯軸2上,然后將第二擋環5、第四擋環10分別裝在第二芯軸8兩端,將第六擋環25、第三擋環9分別裝在第一芯軸2的兩端,再將第一芯軸2裝在O側立板23與G側立板24之間,并用第一擋環3、第五擋環12將第一芯軸2的兩端固定好,然后通過第一夾塊4、第二夾塊11將第二?芯軸8連接到第一芯軸2上,并調整好位置。?
將蝸輪15裝第一芯軸2與O側立板23連接的一端,將蝸桿芯軸14的一端通過第一安裝塊16和第二安裝塊18固定在O側立板23上,并將蝸桿17配打于蝸桿芯軸14上后與蝸輪15嚙合,將蝸桿手柄13裝在蝸桿芯軸14的另一端。?
O側立板23和G側立板24另一端的導向輥夾塊機構與上述結構相同。?
當使用翻轉貼合時,紙張經過剪切裝置32后被切分成兩半,其中一半進入翻轉裝置,當紙張進入翻轉裝置時,通過轉動旋轉手柄19,使回轉板31旋轉到所需角度,如圖3所示,即能使紙張剛好與另一半紙張在壓輥裝置33進行準確貼合,如果此時貼合的紙張太靠前或者靠后,可通過旋轉兩個蝸桿手柄13,使兩個第一導向輥6擺動來調節拉伸紙張的長度,紙長調節量在202mm以內,以此來達到調節紙張貼合點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太陽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太陽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47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