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4658.1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24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06 | 分類號: | A61M25/06;A61M1/14;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007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透用 防滲 穿刺 針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
背景技術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臨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廢物通過半滲透血液透析膜除去。血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質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腎)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堿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這時透析器管內的尿素就會通過人工腎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較大,不能通過膜孔。這種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物質移動現象稱為彌散。臨床上用彌散現象來分離純化血液使之達到凈化目的的方法即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在現有技術中,病人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由于每周要重復穿刺兩次到三次,每次兩針,對病人的皮膚及血管有很大的損害,往往舊的損傷還未愈合,又要進行新的穿刺。所以,重復的穿刺會導致穿刺處皮膚松弛,透析過程中易出現滲血的情況。若未及時發現并進行妥善處理,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許多臨床專家致力于更新更安全的開發和研究,旨在提高安全性,提高可操作性,降低臨床成本開支。而國內外目前還沒有一種專門防止穿刺處滲血的方法,個別醫院嘗試自己制作,但因為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不足,一直打不到臨床使用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目前護士用來防止穿刺處滲血的方法不多,大多是以棉球適度壓迫止血的方法。這樣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些病人痿管壓力過大,棉球壓迫無法止住滲血,所以需要一種安全方便的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一種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包括針座、位于針座上的針頭和與針座相連的PVC導管,還包括防滲線,所述防滲線的一端與所述針頭活動套接。
優選的,所述防滲線上還設有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可使用醫用膠帶、橡皮圈等。
優選的,所述防滲線由十根以上的紗布棉線構成。
所述十根以上的紗布棉線為一股,且兩端打結,經過消毒滅菌之后使用。
使用時,將防滲線置于針頭下,沿穿刺方向向上拉,在針頭處打結拉緊,然后使用所述固定部件將防滲線固定在皮膚上。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起到防止針眼周圍滲血的作用,其結構簡單,制作方法方便且實用,代替不安全的棉球壓迫法。另外,由于防滲線的反方向固定的結構,有提拉作用,可以防止針頭的滑脫,大大提高重復穿刺時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PVC導管
2????????????????????針座
3????????????????????針頭
4????????????????????防滲線
5????????????????????固定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血透用防滲內痿穿刺針頭,包括針座2、位于針座2上的針頭3和與針座2相連的PVC導管1,還包括防滲線4,防滲線4的一端與針頭3活動套接。
具體的,防滲線4上還設有固定部件5。
所述固定部件5可使用醫用膠帶、橡皮圈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未經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46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