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密式雙層圓頂鎖風卸灰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2749.1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6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魏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霖潤達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6 | 分類號: | F16K5/06;F16K5/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趙艷 |
| 地址: | 214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密 雙層 圓頂 鎖風卸灰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密式雙層圓頂鎖風卸灰閥。
背景技術
??國內外冶金、水泥、電力、化工、建材、食品等行業的除塵器灰斗的下部一般均安裝有一種關鍵設備——雙層卸灰閥,因除塵器本身產生負壓(一般為17000~21000Pa)。對于雙層卸灰閥來說,其首要的要求即為具有良好的鎖風性能。雙層卸灰閥從結構上來說其閥門結構分為上下兩層,閥門的閥口通過設置在閥座上的閥板來進行開啟和關閉,當上層閥板開啟下料時,下層閥板保持關閉;當上層閥板完成下料后,上層閥板關閉,下層閥板開啟,使閥內物料落入集灰口。如此周而復始,始終保持一個閥板處于關閉狀態,從而起到鎖風的功能。目前,國內的雙層卸灰閥結構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分為電動雙翻板式、蘑菇頭式、雙插板式等,但這些閥門普遍存在鎖風不嚴、泄露、壽命短以及執行機構易磨損等問題。
???出現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卸灰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漏風,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雙層卸灰閥都采用硬密封,物料容易堆積在密封面,導致密封不嚴。而由于卸灰閥在卸灰工作中處于高負壓環境,只要閥座或閥板上有少許漏風,在反抽作用下,將產生強大的塵埃粒子流,日夜不停地侵蝕著漏風點,最終將閥板、閥座磨穿。在風量就是產量的冶金燒結行業中,漏風將直接影響燒結礦的產品與品質。為了解決漏風問題,有些廠家在閥板(或閥座)上加入固定橡膠圈密封,但其密封效果也不可靠,這主要是因為固定的橡膠圈本身就不耐磨損,在物料顆粒間不斷摩擦擠壓,顆粒極易壓砸在橡膠軟體內,破壞密封圈形狀,此外,物料、閥板與橡膠圈間存在強烈的摩擦,橡膠極易被磨損掉而失去密封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鎖風性能的氣密式雙層圓頂鎖風卸灰閥。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密式雙層圓頂鎖風卸灰閥,包括具有內腔的儲料斗,所述儲料斗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地設置有圓頂閥,所述圓頂閥包括與所述儲料斗相固定連接的閥體,所述閥體上具有與所述儲料斗的內腔相連通的閥口,所述閥體上轉動地設置有圓頂,所述圓頂具有能夠與所述閥口相匹配的球面,所述閥體上還設置有充氣式密封圈,所述充氣式密封圈具有充氣口和排氣口,所述圓頂閥具有開啟和關閉兩個工作狀態,當所述圓頂閥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球面與所述閥口相對,所述充氣式密封圈充氣膨脹,所述充氣式密封圈與所述圓頂的周向邊部相貼合;當所述圓頂閥處于開啟狀態時,所述充氣式密封圈排氣收縮,所述球面偏離所述閥口。
優選地,所述儲料斗、所述閥體一體設置。
優選地,所述圓頂的兩端分別固定地設置有軸心線相互平行的轉軸,所述閥體上開設有能夠供所述轉軸對應配合地穿入的通孔,所述轉軸能夠轉動地設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中過盈配合地設置有自潤滑軸套,所述轉軸沿軸向能夠轉動地穿設在所述自潤滑軸套中。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轉軸上套設有至少一個環狀的軸封,所述軸封在所述通孔中位于所述自潤滑軸套與所述圓頂之間。
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轉軸上還套設有環狀的擋圈,所述擋圈設置在所述通孔與所述圓頂相對的端部上。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轉軸穿出所述通孔的端部上還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轉軸的橫截面面積,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閥體的外側壁面之間還設置有V型密封圈。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氣密式雙層圓頂鎖風卸灰閥,其中通過在儲料斗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圓頂閥,該圓頂閥在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圓頂與充氣式密封圈的配合來對閥口進行開啟和關閉,其密封效果良好,且圓頂與充氣式密封圈之間基本無摩擦,這使得圓頂閥在關閉狀態時能夠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這解決了傳統的卸灰閥漏風的問題,使得卸灰閥具有良好的鎖風性能。圓頂閥可通過可旋轉式氣缸來進行開啟和關閉,其動作迅速,使用方便,使得卸灰閥在下料時更為順暢。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卸灰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使用新型的卸灰閥上圓頂閥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2中A-A向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霖潤達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霖潤達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27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