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火蒸煮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1029.3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432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蔡緒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蔡緒榮 |
| 主分類號: | A47J27/04 | 分類號: | A47J27/04;A47J27/16;A47J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齊永紅 |
| 地址: | 515600 廣東省潮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火蒸煮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煮鍋,尤其涉及一種適合于在沒有電源或不能明火蒸煮食物的場所蒸煮食物的專用器皿。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無火蒸煮鍋是在低溫低壓下工作,其內部的一次性發熱包的有效溫度只有90℃左右,因此,現有的該種鍋具只能用來加熱食物而無法煮熟普通食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工作的無火蒸煮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火蒸煮鍋,包括由外鍋和置于外鍋內的內鍋形成的鍋體,所述鍋體在外鍋與內鍋之間形成一用于放置發熱包的密封空間;所述外鍋的鍋壁上設置一與所述密封空間相通的安全閥;所述無火蒸煮鍋還包括與鍋體配合的蓋體。
其中,所述無火蒸煮鍋還包括一配合安裝于內鍋中的蒸格。
其中,所述內鍋具有一外翻邊沿,所述外鍋的上邊沿置于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內鍋的鍋壁之間,所述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扣合在一起,所述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蓋體與內鍋的外翻邊沿相配合。
其中,所述外翻邊沿包括由內鍋的上邊沿向外向下彎折的彎曲部、與彎曲部相承接的水平部和與水平部相垂直的裙邊部;所述蓋體置于外翻邊沿的水平部上,并與彎曲部相扣合。
其中,所述外鍋的鍋壁上設置一與所述密封空間相通的手動排氣閥。
其中,所述外鍋上套設一保溫外套,所述保溫外套上設置有供安全閥和手動排氣閥外露的開口。
其中,所述安全閥的泄壓閾值為100KPa。
其中,所述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通過壓力鍋旋合結構扣合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無火蒸煮鍋采用由外鍋和內鍋形成的密封式鍋體結構,具有類似于壓力鍋的特性,因此可為發熱包提供高溫高壓的密封環境,只有當密封空間達到安全閥的泄壓閾值時才會自動排氣,使得該無火蒸煮鍋可用來加熱食物和煮熟普通食物,適合在沒有電源或不能明火蒸煮食物的場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火蒸煮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火蒸煮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無火蒸煮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無火蒸煮鍋包括由外鍋4和置于外鍋4內的內鍋3形成的鍋體,鍋體在外鍋4與內鍋3之間形成一用于放置發熱包5的密封空間;外鍋4的鍋壁上設置一與該密封空間相通的安全閥7(自動排氣閥),安全閥7的泄壓條件可根據需要選擇,本實施例中,當密封空間的壓力達到100KPa時安全閥7自動排氣,即安全閥的泄壓閾值為100KPa;該無火蒸煮鍋還包括與鍋體配合的蓋體1。
本實用新型的無火蒸煮鍋的工作原理是:在外鍋內放入一包一次性發熱包和一定量的水,然后將內鍋與外鍋扣合密封,使發熱包和水置于外鍋與內鍋間的密封空間內,一次性發熱包和水接觸后馬上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出熱量和氣體,一分鐘內就能達到100Kpa以上的壓力,使之在密封空間內形成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不斷對內鍋上的食物進行加熱,因外鍋上設置有100KPa自動排氣閥,使得能保持超出120℃的高溫不斷對內鍋上的食物不停加熱,直到內鍋中的食物煮熟為止。
為了能夠在使用后輕松打開外鍋和內鍋,可在外鍋4的鍋壁上設置一與密封空間相通的手動排氣閥6,以在使用后排掉鍋內所有的壓力。
為了便于蒸食物,可為該無火蒸煮鍋配置一安裝于內鍋中的蒸格2。
為了便于內鍋與外鍋之間進行密封連接,該內鍋3可具有一外翻邊沿,外鍋的上邊沿置于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內鍋的鍋壁之間,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扣合在一起,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設置有密封圈8;蓋體1與內鍋3的外翻邊沿相配合。該內鍋的外翻邊沿與外鍋的上邊沿之間可通過壓力鍋旋合結構扣合在一起,即本實用新型中的內鍋和外鍋分別相當于傳統壓力鍋的鍋蓋和鍋體,傳統鍋蓋的中央部位向下凹陷即可形成類似本實用新型中內鍋的形狀和結構。在此,壓力鍋旋合結構為一種現有連接結構,現有壓力鍋按合蓋方式可分為旋合式、壓蓋式和落蓋式,而旋合式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無火蒸煮鍋的外鍋與內鍋間也可采用現有壓力鍋的其他合蓋方式。
為了便于內鍋3與蓋體1配合,如圖1所示,內鍋3的外翻邊沿可包括由內鍋3的上邊沿向外向下彎折的彎曲部、與彎曲部相承接的水平部和與水平部相垂直的裙邊部;該蓋體1置于外翻邊沿的水平部上,并與彎曲部相扣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蔡緒榮,未經蔡緒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10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