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長隧道用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90558.1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75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念恩;王虎符;廖軍;周瑜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恩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7/00 | 分類號: | F04D27/00;E21F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謝德珍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長 隧道 智能 通風 節能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節能控制系統,具體為一種用于中、長隧道運輸網絡中的中長隧道用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交通隧道內良好的空氣狀態是行車安全的必備條件,同時,良好的通風還能夠把隧道內的有害氣體或者污染物質的濃度降低,以保證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因而隧道的通風條件經常是作為隧道施工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目前絕大部分隧道通風都采用實時控制的直接控制方法,即門限控制方式,此方法的缺點是:有較大的時間延遲,控制不及時,其靜態偏差大,這就造成風機頻繁起停,影響了風機使用壽命,也不節能。
從另外一方面說,由于我國公路隧道通風設計規范中,設計裕度較大。隧道通風設計時一般是按照最不利情況考慮的,而最不利情況出現的幾率很小,為此,自適應調節范圍較大。但是依然存在著控制細節規范性較差、與監控系統有機結合不夠的問題;同時,對于通風系統如何避免沖擊電流也做得不太到位,且風機勞逸平衡控制注意不夠,這些都涉及到隧道安全和相關設備使用壽命的問題,因而不容忽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中長隧道用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這種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針對隧道通風控制系統的非線性、時變和分布參數大滯后的特點,利用神經模糊控制方法,自適應智能節能控制器進行調節控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中長隧道用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包括多個內置PLC的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前端通過工業以太網自愈環連接中央控制計算機,側旁則連接一氧化碳檢測儀、能見度測量儀以及交通流數據信息收集裝置;同時,在智能控制器后端還連接有風機控制柜,所述風機控制柜通過多節點的控制接頭連接后部現場控制器,并通過控制現場控制器控制連接在其后部的風機。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風機為放射式配電,并采用就地遠程控制,每臺均由變配電所專線供電,并具備電氣互鎖功能。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控制器內置有火災探測器,且在火災探測器后部連接有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開關。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控制器為自適應模糊神經智能控制器,且內置記錄儀,采用黑匣子獨立運行方式,并與模糊神經控制相結合,可根據記錄數據進行自適應學習控制,進而獨立自動完成節能控制的運行。
在本實用新型中,應保證風機為延時順序軟啟動,以降低對隧道照明電壓的影響。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控制器利用智能通風節能控制系統,可根據一氧化碳測量儀和能見度測量儀收集隧道內的環境參數,并根據此環境參數進行PLC自動控制,實現風機正轉、反轉以及停止,根據火災探測器的信號進行PLC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火災工況下,排煙風機以手動控制為主。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統安全可靠、人機交互頁面有好,操作性能優異,智能化程序較高,不受網絡通風失效影響,系統能獨立完成正常工況節能運營,用以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工干預。除滿足控制功能要求外,還可有效兼容了多種通訊協議,兼容性和擴充性好,同時,日常調試、維護方便,同時,克服了風機門限控制的缺點,有效緩解風機頻繁起停的問題,節省了能源,節能效果達11%以上。且可以實現依據隧道內的一氧化碳濃度和能見度數值的分布情況進行延時順序起動,這樣就減少了沖擊電流,平衡了各臺風機的勞逸程度,從而有效地延長了風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單元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利用軟件控制的邏輯順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恩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恩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90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EG離心泵軸承箱端蓋密封裝置
- 下一篇:新型齒輪泵疊式側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