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頻單級天線及其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9724.6 | 申請日: | 2012-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7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基信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5/01;H01Q9/04;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朱水平;王聰 |
| 地址: | 2003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頻 天線 及其 移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和使用天線的移動終端,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雙頻帶的單級天線及其使用所述天線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個人通信和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移動終端的天線的性能提出了小型化、多頻段和寬頻帶的要求。如何設計出同時具有小型化、多頻段以及寬頻帶的通信終端天線成為當前天線設計的難點。?
傳統的外置天線雖然結構簡單,但是不便于小型化,所以現有移動終端中通常采用內置天線,例如PIFA天線(Planar?Inverted?F-shaped?Antenna,平面倒F型天線)、倒F型天線和微帶天線等,從而實現天線的內置化和小型化。?
但是所述內置天線為了達到多頻段等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天線高度,例如具有雙頻段的PIFA天線具有至少7mm的天線高度,所以顯著增加了天線所占空間,而且由于天線對其他芯片或電池等敏感,所以移動終端中需要預留足夠的空間來設置天線,所以增加了移動終端結構設計的復雜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內置天線占用過多空間以及凈空高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種雙頻單級天線及其移動終端,利用單級天線沒有天線高度的特性來減少天線所占用的空間,并還通過對單級天線優化來減少凈空高度,從而進一步地減少天線所占空間。?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頻單級天線,其特點是所述雙頻單級天線包括:一第一輻射部、一第二輻射部、一微帶線和一饋電點;其中所述第一輻射部和所述第二輻射部通過所述微帶線連接至所述饋電點,所述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微帶線和饋電點均設置于一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均為天線中能夠將電流和電磁波進行互轉的輻射體,所以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可以采用現有技術的天線中常用的輻射體的結構,而且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分別對應于不同的諧振頻率,從而可以發射或接收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實現了天線的多頻段。所述微帶線和饋電點為現有天線中用于傳輸電流至輻射體或用于接收輻射體轉換后的電流信號。?
較佳地,所述微帶線為漸變線,所述漸變線的線寬大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輻射部和所述第二輻射部,所述漸變線的線寬小的一端連接至所述饋電點。?
所述漸變線為微帶線中的一種,由于一般微帶線中為了精確實現天線的阻抗匹配,普遍采用矩形結構的微帶線,從而便于阻抗匹配的計算和模擬。但是所述矩形結構的微帶線無法應對饋電點處的突變,從而導致阻抗的不匹配,因而增加了回波損耗。但是通過采用類似梯形的結構的漸變線,即具有斜邊的微帶線,從而可以有效地改善饋電點處的突變對損耗的影響。?
較佳地,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均為具有多個彎折部的導電條。?
在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的輻射體的電長度滿足諧振頻率的同時,通過改變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的走線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移動終端中基板上的空間。?
較佳地,所述第二輻射部位于所述第一輻射部在所述基板上所包圍的區域內。?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二輻射部包圍第一輻射部,從而將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在基板上所占空間進行重疊,從而進一步地減少天線所占基板?空間面積。?
較佳地,所述第一輻射部的諧振點為900MHz,所述第二輻射部的諧振點為1800MHz。?
本實用新型的天線應用于GSM900(全球移動通訊系統900MHz)和DCS(數字蜂窩系統)頻段。?
較佳地,所述第一輻射部的頻率帶寬范圍為820MHz-1050MHz,所述第二輻射部的頻率帶寬范圍為1700MHz-1960MHz。?
本實用新型中利用諧振頻率為900MHz和1800MHz時,天線的-3db帶寬范圍來覆蓋GSM850/GSM900/DCS/PCS(個人通訊服務)頻段。?
較佳地,所述第一輻射部和第二輻射部的凈空高度為1mm-2mm。所以當本實用新型的天線應用于手機等移動終端中時,所述移動終端中僅需要預留小于2mm的凈空空間就可以實現天線的功能,從而減少移動終端的厚度,并提高移動終端中的空間利用率。?
較佳地,所述饋電點通過一同軸線與外部設備電連接。?
較佳地,所述第一輻射部、第二輻射部和微帶線均由FPC(柔性印刷版)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基信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基信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97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后坐力空化清洗噴嘴
- 下一篇:一種對甲苯磺酰脲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