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納米粉體的卸料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8711.7 | 申請日: | 2012-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8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汪德志;白偉;劉長松;楊錦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龍源催化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26 | 分類號: | B65D88/26;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5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卸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納米粉體的卸料斗,具體地說是用于納米粉體的卸料。
背景技術
目前,氮氧化物(NOx)的污染不斷加劇,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大大超標。我國局部地區甚至出現了光化學煙霧污染,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火電廠是氮氧化物排放的最大來源,占總排放量的36%以上,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已成為火電廠繼煙氣除塵、脫硫之后的第三項污染重點治理工作。隨著《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0)的頒布,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因其高效的脫硝性能已經開始在國內火電廠應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是以氨氣(NH3)為還原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氮氧化物(NOx)還原成氮氣(N2)。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催化劑為蜂窩式催化劑。
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中,蜂窩陶瓷催化劑模塊的生產是核心技術,主要生產工藝過程如下:
原材料按配比投放→泥料的混煉→陳腐→泥料擠出成型→切斷成模塊泥料坯→泥料坯包裝干燥→燒成→檢驗→包裝。
在蜂窩陶瓷催化劑生產過程中,原料中用到大量納米粉體,并需要多次精確定量加入,因此需要設計一種特殊的加料機構。其料倉位置較高,需通過倉泵將納米粉體送到料倉中。在這個過程中若采用簡單的人工加料方式,將會造成加料區域粉塵飛揚,既損害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又不利于環境的整潔;同時,在卸料時存在噸袋在高位散開砸下的可能,卸料工人的安全生產存在較大隱患。因此,必須采用專用的納米粉體卸料斗用以卸載納米粉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納米粉體的卸料斗,能夠有效減少納米粉體卸料過程中產生的粉體飛揚,以更輕便的重量提供更大的支撐,同時保證卸料時操作人員的安全。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納米粉體的卸料斗包括連接圈和卸料斗,連接圈下端焊接卸料斗,其特征是:還包括加強外圈、上料斗和拆解門,所述上料斗采用穹頂結構,上料斗上端焊接加強外圈,下端焊接連接圈。所述上料斗側面通過門鉸鏈連接拆解門。
所述卸料斗下端連接卸料斗出口。
所述卸料斗采用傳統的上大下小的漏斗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杜絕粉塵飛揚,減少浪費的同時大大改善了操作環境;穹面的支撐結構,保證能夠支撐納米粉體噸袋的重量;拆解門的設置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加強外圈、2-上料斗、3-連接圈、4-卸料斗、5-卸料斗出口、6-拆解門、7-門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加強外圈1、上料斗2、連接圈3、卸料斗4和拆解門6。
上料斗2上端焊接加強外圈1,下端焊接連接圈3。連接圈3下端焊接卸料斗4。所述上料斗2側面通過門鉸鏈7連接拆解門6。所述卸料斗4下端連接卸料斗出口5。所述加強外圈1用于支撐納米粉體噸袋的重量,保證上料斗2不被納米粉體噸袋壓垮。
所述上料斗2采用穹頂結構,穹頂結構能夠將上部荷載轉為穹頂的軸向壓應力,而不產生拉、彎、剪應力,能節省大量的材料,降低上料斗的重量。保證了以最輕的重量達到最大的支撐效果。
所述卸料斗4采用傳統的上大下小的漏斗結構。
生產中用到的納米粉體為用噸袋裝載的整袋納米原料,在裝入到發送粉體用的倉泵中時,首相需要將噸袋吊起到傳統的錐形料斗上空后,操作人員再將噸袋的底部出料口解開,讓納米粉體自由落到料斗中,在這個過程中,操作人員解開噸袋底部出料口時存在不安全隱患,上部起吊裝置也必須一直掉著噸袋往料斗中卸料,同時在整個卸料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粉塵飛揚,造成原料的浪費和惡劣的操作環境。
本實用新型采用穹頂結構的上料斗2,并在上料斗上口設置一圈加強外圈1,在上料斗下口連接上卸料斗4,在上料斗側面設置拆解門6。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裝有納米粉體的噸袋吊裝到上料斗2上空,將其緩緩降落至加強外圈處壓實。此時噸袋與上料斗2之間就不再有間隙,這樣在卸料時就不會有粉塵飛揚出來。然后打開上料斗2側面的拆解門6,操作人員通過拆解門6拆解掉噸袋底部卸料口。由于噸袋重量是壓在加強外圈1上的,且其上部有吊裝做保護,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員在拆解噸袋時的安全性。噸袋下卸料口被打開后,操作人員再將拆解門關閉,打開卸料斗下發送倉泵的負壓除塵管道,造成上料斗2與發送倉間的負壓環境,以使噸袋內的納米粉體自由落體進發送倉泵內。
????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在加強卸料操作的安全性同時杜絕了粉塵的飛揚,為操作人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操作環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龍源催化劑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龍源催化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87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緩沖裝置的預存料斗
- 下一篇:巷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