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開關電源電路及開關電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8537.6 | 申請日: | 2012-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7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汪發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眾明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217 | 分類號: | H02M7/217;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開關電源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開關電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開關電源電路及開關電源。
背景技術
目前開關電源已在各行業中廣泛的應用,隨著社會低碳環保的提倡,對開關電源的能耗、電磁兼容性以及安規等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開關電源由于功率電感(含變壓器)的直流阻抗和交流阻抗大,電路產生的交直流損耗大,在輸出高電壓大電流時,通過公式P=I2R可知其損耗大,效率低,溫升很高,電磁兼容差,難達標能效標準,安規等相關法律法規,且投入的成本相當大,產生過大的環境污染,特別是在輸出低電壓大電流時效率特別低,動態響應慢,帶載能力差,甚至電路不能正常工作或導致相關匹配系統及周邊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很難達到符合能效標準,安規,電磁兼容,節能環保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關電源電路,旨在解決目前開關電源電路損耗大,效率低,溫升很高,動態響應慢,帶載能力差,電磁兼容差,難達標能效標準、安規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開關電源電路,所述開關電源電路連接于交流電與負載之間,包括:
對交流電進行整流、濾波,輸出含雜訊的直流電壓的整流濾波模塊,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火線輸入端與交流電的火線連接,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零線輸入端與交流電的零線連接;
根據所述含雜訊的直流電壓進行驅動控制,輸出脈寬控制信號的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的啟動輸入端與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根據所述脈寬控制信號進行能量傳遞,輸出帶有紋波的直流電壓,并具有中心抽頭的變壓器,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同名端與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異名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脈寬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變壓器次級線圈的同名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供電輸入端連接,所述變壓器次級線圈的異名端接地;
對所述變壓器進行漏感保護的漏感保護模塊,所述漏感保護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同名端連接,所述漏感保護模塊的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異名端;
平滑所述帶有紋波的直流電壓,為負載輸出穩定的直流電壓的負載模塊,所述負載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同名端連接,所述負載模塊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初級線圈的中心抽頭端連接,所述負載模塊的正輸出端和負輸出端分別連接負載的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整流濾波模塊包括:
保險管、整流電路、電阻R1、電容C1、電容C2以及電感L1;
所述保險管的一端為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火線輸入端,所述保險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輸入端為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零線輸入端,所述整流電路的正輸出端同時與所述電阻R1的一端和電容C1的一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負輸出端接地,所述電阻R1的另一端為所述整流濾波模塊的輸出端與電容C2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電容C2的另一端同時接地,所述電感L1與所述電阻R1并聯。
更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塊包括:
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電阻R9、第一開關管、電容C4、電容C5、二極管D2、以及主控芯片;
所述電阻R3的一端為所述控制模塊的啟動輸入端,所述電阻R3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4的另一端與所述主控芯片的電源端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入端為所述控制模塊的脈寬輸出端,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出端與所述主控芯片的電流檢測端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電流檢測端還同時與所述電阻R7的一端和所述電阻R8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電阻R8的另一端同時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反饋端同時與所述電容C4的一端、所述電阻R6的一端和所述電阻R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電阻R6的另一端同時接地,所述電阻R5的另一端為所述控制模塊的供電輸入端與所述電阻R9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9的另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2的陰極與所述主控芯片的電源端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電源端通過所述電容C5接地。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開關管為NPN型三極管,所述NPN型三極管的基極為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所述NPN型三極管的集電極為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入端,所述NPN型三極管的發射極為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眾明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眾明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85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