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后視鏡盲區探測、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8421.2 | 申請日: | 2012-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7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金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豪 |
| 主分類號: | B60R1/00 | 分類號: | B60R1/00;G01V8/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雪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后視鏡 盲區 探測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構造的技術領域,涉及行車過程中對車輛后視鏡盲區是否存在車輛進行探測、報警,輔助駕駛員進行安全變道,確保行車安全的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變更車道的場景信息獲取,目前大多依賴駕駛員對后視鏡的觀察,由于后視鏡存在盲區,這種只依賴于人眼獲取場景信息存在安全隱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車的普及及汽車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汽車行車安全,目前對車輛后視鏡盲區是否具有車輛的探測和報警已經在眾多中高級車輛當中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雷達探測和攝像頭探測。
???相比于雷達探測與攝像頭探測,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近紅外線探測方式具有靈敏度高、探測距離長、功耗小、是用壽命長、造價低、安裝便捷等優勢。
???而在已知的涉及車輛的信號探測和報警技術的紅外線探測有:
???中國專利號為CN92210929.X公開了一種“機動車行車安全控制裝置”的專利技術文獻。這種技術采用車輛前部布置紅外發射頭和傳感頭,以及布置在車輛后部紅外傳感頭即駕駛艙的語音發聲模塊等,通過該技術可以實現會車車輛搶道警告,超車協調通知。但是該裝置要求會車車輛和后方車輛均有此裝置,且無法實現對車輛后視鏡盲區進行探測。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25034.0公開了一種“車輛盲區探測、報警裝置及其探測、報警方法”,該技術采用被動紅外探測的方式,在車的前保險杠、車上側面左右端及車輛左右后尾燈內側布置被動紅外探測頭,同時在車內部布置控制單元及報警裝置。該技術能同時對車輛A柱盲區、后視鏡盲區進行探測,但是該技術由于采用被動紅外探測的方式容易受各種熱源、太陽光干擾,抗干擾能力弱,同時被動紅外穿透力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對行車過程中駕駛員進行變道時后視鏡存在的盲區的障礙物進行報警的車輛后視鏡盲區探測、報警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包括近紅外發射器和近紅外接收器,所述近紅外接收器與控制單元相連,所述控制單元與報警裝置相連,所述近紅外發射器的發射范圍覆蓋后視鏡的盲區范圍,所述近紅外接收器帶有濾波裝置,所述濾波裝置過濾后的頻率與所述近紅外發射器所發射的頻率相同,且所述近紅外接收器的安裝位置與所述近紅外發射器相配合,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近紅外接收器的信號并控制報警裝置的開閉。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后視鏡存在的盲區的障礙物進行報警,輔助駕駛員在行程過程中進行安全變道,確保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塊結構及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近紅外發射器1和近紅外接收器2,所述近紅外接收器2與控制單元3相連,所述控制單元3與報警裝置4相連,所述近紅外發射器1的發射范圍覆蓋后視鏡的盲區范圍,所述近紅外接收器2帶有濾波裝置,所述濾波裝置過濾后的頻率與所述近紅外發射器1所發射的頻率相同,且所述近紅外接收器2的安裝位置與所述近紅外發射器1相配合,所述控制單元3接收所述近紅外接收器2的信號并控制報警裝置4的開閉。
所述近紅外接收器2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解調成電信號并送入控制單元3。
所述控制單元3在收到電信號后觸動報警裝置4報警。
所述近紅外發射器1、近紅外接收器2、控制單元3與報警裝置4與車輛運行控制單元相連。
所述濾波裝置為設于近紅外接收器2的鏡頭鍍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主動紅外探測方式,所述報警裝置4的報警方式包括聲光報警,安裝時,近紅外發射器1、近紅外接收器2為一個統一整體,安置在車輛左右后視鏡下方,控制單元3可安置在車輛內部任何能接通電源位置,為了美觀度,一般安置在左右前車門內部,報警裝置4安置在車輛內部的兩側A柱上。近紅外發射器1和近紅外接收器2的角度可以由駕駛員自己進行調整已達到最佳效果。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豪,未經金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84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用臨床輸液無菌自動配藥工作臺
- 下一篇:單點登錄方法、設備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