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濕環境的建筑微通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5449.0 | 申請日: | 2012-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93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仕超;吳培浩;麥粵幫;羅運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28;F24F13/3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105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室內 空氣質量 環境 建筑 通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微通風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給建筑提供潔凈新風并能為新風除濕的微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的人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中,諸如:室內通風條件差,新風量不足,二氧化碳濃度偏高,空調病常發;室內裝修污染,甲醛、TVOC等有毒氣體含量偏高,白血病患者逐年增多;室外的噪聲污染及空氣污染,有大量的道路灰塵、工業粉塵、致癌柴油尾氣、可入肺PM2.5等;潮濕環境下室內濕度偏高,導致室內回潮、發霉,滋長各種細菌、真菌等等。這些都時刻困擾著城市居民,特別是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城市居民,不但帶來財產損失,還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對于一般居住場所來說,要帶走室內產生的污染物,通風是非常重要的,常見的通風方式包括:開窗門等自然通風,排風機等簡單機械通風等。但無論是自然通風還是簡單機械通風,在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同時,對其它一些問題卻無能為力,甚至加劇個別環境問題,例如:這些通風方式使新風在不經處理的情況下,直接進到室內,會將室外的污染物(如灰塵、汽車尾氣、PM2.5等)帶進室內;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城市中心城區、交通繁忙的道路邊室外噪聲無法得到控制;還有,在潮濕的季節,不加控制和處理的新風大量進入室內,會加重室內的回潮發霉現象。
當然除了通風,還有其它一些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如一般空調除濕,除濕機除濕,使用空氣凈化器等。這些方法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也有很多局限,如:一般空調除濕,在除濕的同時,會使室內氣溫下降,不適用于在只需除濕不用降溫的季節使用,如東南沿海地區的“回南天”季節,不能有效解決回潮發霉的問題;除濕機除濕,在除濕時沒有降溫,但無法提供新風,無法解決室內污染問題;使用空氣凈化器,可以解決污染問題,但解決不了除濕問題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濕環境的建筑微通風系統,從而系統解決現在建筑室內環境的大部分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濕環境的建筑微通風系統,包括送風子系統、空氣過濾裝置、除濕子系統和智能控制子系統。本發明用于給建筑提供新風,并可根據需要對新風進行空氣過濾、干燥除濕,能有效調節室內濕度,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環境,并避免室外噪聲干擾和雨水進入室內,保障室內人員的健康舒適,防止建筑及室內物品回潮、發霉。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和濕環境的建筑微通風系統,包括送風子系統、空氣過濾裝置、除濕子系統和智能控制子系統,所述送風子系統、空氣過濾裝置、除濕子系統和智能控制子系統相連接,在送風子系統的作用下,室外新風經過空氣過濾裝置消除各種有害物,后經過除濕子系統變成干燥新風,送入室內所需區域,智能控制子系統用于自動控制除濕子系統的啟停及送風子系統的工作間隙和送風量大小。
本發明所述送風子系統包括送風機、進風口、送風管道和多個送風口,所述空氣過濾裝置設置在進風口與送風機之間,所述送風管道與送風機相連,送風管道上具有多個送風口,所述送風口分別設置在室內需要新風的區域。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送風機采用離心風機。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空氣過濾裝置由粗效過濾層和活性炭過濾層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除濕子系統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壓縮機、蒸發器、空氣再熱器、冷凝器和節流元件,所述第一殼體與送風子系統連接,所述蒸發器、空氣再熱器和空氣過濾裝置設置在第一殼體內,所述壓縮機、冷凝器設置在第二殼體內,所述壓縮機、冷凝器、空氣再熱器、節流元件和蒸發器依次相連,所述空氣再熱器利用制冷循環中高壓側的部分熱量對新風進行再熱,其余部分熱量則通過冷凝器排出,制冷劑從壓縮機高壓出口流至冷凝器然后到空氣再熱器,經節流元件后流至蒸發器,再回到壓縮機低壓端,完成一個循環。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除濕子系統還包括散熱風扇,所述散熱風扇設置在第二殼體內的冷凝器側,散熱風扇用于強化冷凝器空氣側的對流換熱。
本發明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統包括室外溫濕度傳感器、室內溫度傳感器、輔控制器和主控制器,所述室外溫濕度傳感器、輔控制器、主控制器依次相連,室內溫度傳感器與主控制器相連,主控制器采集室外溫濕度傳感器、室內溫度傳感器的信號數據,并自動計算是否需要對新風進行除濕,自動或手動控制除濕子系統的啟停及送風子系統的工作間隙和送風量大小,實現多種工作模式的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未經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54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飲料或可飲用液體的釀造裝置的連桿結構
- 下一篇:一種蒸汽吹灰器的智能控制裝置





